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4月博文2(岳冬芹)

发表日期:2018/4/23 12:41:1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岳冬芹 有515位读者读过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听课体会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散文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气息,优美的语言带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张老师在教学中抓准了课文的重难点,注重词句的品析;运用媒体创设和谐氛围,善于运用语言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完课,我觉得以下三点值得学习:
  1.恰当运用媒体,创设情景。
  第四节是描写了夏天迷人的夜晚,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出现在静谧的夜空,多美的意境。教师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展示夏夜星空图,在孩子们一声声惊叹中我深深感受到媒体的魅力。
  2.字词的品析,领悟词意。
  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教师精妙的释词方法。文本中的“清凌凌”一词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陌生,教师出示清澈的小河图,让学生说说这条小河给你的感觉。学生觉得小河很清很美,没有一丝杂质,透亮亮的,这时教师乘势引导:书上有一个词就是形容这河水的,去找找,看谁的眼睛最亮。不需多解释,学生一下领悟了“清凌凌”的词意。
  再如,“穿梭”一词,也是相对较难理解的。张老师用动画展示古时候梭子的使用,再让学生上台表演穿梭的动作,学生们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领悟了词意。

3

、展开口语交际,训练语言。

课堂上,教师抓住文本的训练点,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在最后一节中,让学生想想大大的荷叶还吸引了哪些小动物,让学生仿写句子,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运用能力。 

4、有趣的识字方法

    张老师在文中教学眨字时,联系实际,因为眨是眼睛做的动作,所以用目字旁,右边的乏表示眼睛累了,眼睛累的时候会眨眼睛,让学生在识字中理解了意义。

文本语言是灵动的,只有让学生披文入境,方能情思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