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开花结果(陈惠)
发表日期:2018/4/23 12:40:3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远方 有626位读者读过
让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开花结果
那是一节非常生动的语文课,在上课伊始,我用电脑播放了《乌鸦反哺》的故事,孩子们一开始有点兴奋,没想到刚一上课,老师居然放动画片看。等到放映结束,我顺势提问:“你看懂这个故事了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都说了这是小乌鸦长大之后,给乌鸦妈妈喂食的故事。我便接着提问:“为什么小乌鸦想到要给妈妈喂食呢,这仅仅是动物的天性吗?”这个问题似乎难住了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疑惑不解的笑脸,我并没有马上说出答案,而是展示了另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就是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中语文书上的插图。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片上的内容。孩子们也容易就抓住了重点,这是一间病房,有一个老人面容枯槁,躺在床上,一位中年男子的一只手绕过这个老人的脖颈,另一只手穿过腿弯处,正尝试抱起她。
“这个男子和这位老人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母子。”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很好,请大家在深读一下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儿子抱母亲的地方,共有几处?”很快,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我请了一个女孩站起来回答,“老师,共有两处,一处是‘我左手托住母亲而对脖子,右手托住他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第二处是‘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借着这个同学的答案,我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我’第一次抱母亲会用力过猛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以为母亲会很重?”
孩子们接着在文中找答案“因为当作者年幼的时候,他的母亲总是手里拉着他,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在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作者认为如果母亲只有80多斤,是不能干这么重的活的。”孩子们答道。“很好,理解的很到位,还有吗?”我继续抛出问题,引导孩子们继续思考,又有一个学生举手答道:“虽然在作者成年之后,可以干重活了,但是每逢有重担,他的母亲总是叫作者放下,让她来挑。他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才能做到这些的。”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满意的点点头,接着提问:“结合大家在文中找到的答案,你觉得作者是怎么样看待母亲的辛苦付出呢?”
当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纷纷陷入沉思,脸上的表情有些些凝重,一个孩子站起来答道:“老师,我觉得这个作者对自己的母亲不够关心,将自己母亲的辛苦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而没有想过帮助母亲减轻负担。”我认可的点了点头,接着提问:“听了作者说的话,母亲只是说了一句‘提那些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同学们,你怎么理解母亲说的这句话呢?”孩子们在一次陷入沉思,很快,一个女生站起来回答:“老师,我觉得母亲的意思是这世界上的母亲,都是想她一样关爱自己的孩子,并且一直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的,孩子们,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现在你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乌鸦懂得反哺吗,那是在报答母亲的昔日的养育之恩呀!文中的作者,在明白了母亲多年的辛苦付出,并且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竟然都没有帮助母亲减轻负担,是多么愧疚呀,于是,才有了第二次抱母亲,这虽然仅仅是一个拥抱,但是却饱含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母亲一定也像文中这位母亲一样悉心照料你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着,你可曾细心观察过母亲,主动关心母亲,甚至在母亲疲惫不堪的时候帮母亲承担一些生活的重担呢?”
此刻,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们在一次陷入沉思,我想此刻孩子们的内心一定汹涌澎湃,脑海里一定有诸多的思考,就在此时,一个孩子颤巍巍的站起来,说到:“老师,我感到有一点难过,我从来不曾想过主动关心妈妈。我的妈妈每天都是我们家里起得最早,睡的最晚的人,而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妈妈的辛苦付出。”我点点头,让她坐下。接着,为这一节生动的语文课做最后的总结:“孩子们,母爱是伟大的,是光辉的,虽然我们依然年幼,不能帮助妈妈分担很多生活的重担,但是却依然能够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你有没有主动帮帮洗一次碗,妈妈辛苦为你洗干净的衣服,你有没有珍惜......其实我们能够为妈妈做的很多,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少年也是对妈妈的体谅和回报。更重要的是,面对妈妈的付出,我们要懂得感恩!”
在这一节语文课上,我将课文内容与关心母亲,懂得感恩的主题相结合,借着文中的事例引导学生们进行反思,让学生们结合实际谈感受,谈想法,谈今后的做法,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处于中年级的小学生们,正是人生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念启蒙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注重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树立正面的德育观念,从而影响他们的将来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往往有老师和家长会觉得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非常困难,我的观点是德育教育绝不应该是空口说白话,只是简简单单地向孩子们灌输大道理,德育教育更应该潜移默化,在细微之处见真招。而我们的语文课文,当中真实的事例和鲜活的人物不正是德育教育的好例子吗?所以说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让德育教育开花结果的一方沃土。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深刻思考怎样将德育教育与语文课堂更好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