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博文 杨茹
发表日期:2018/4/9 10:35:0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茹 有531位读者读过
读书,最美的和声
——浅谈小学新课标体会
禄口小学 杨茹
工作之余,我又一次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从教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读书是多么重要。
(一) 让阅读为语文课增色添亮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就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
适当进行伸展阅读,有助于课文的学习。课文与课外阅读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其他智劝、巧劝的故事,比如《孙权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通过这些故事的延展阅读,学生兴趣很大,也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了解了语言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少年的智慧。
长时间的精读课本早已经让孩子们兴趣缺缺,觉得索然无味,这样一两个故事的加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更点亮了学生的兴趣,就像一股活水,为稀松平淡的课堂带来一抹亮色。
(二)“书声琅琅”——最美的乐声
每次清晨路过班级时,让我最惬意的就是停下脚步听听班级的读书声,抑扬顿挫,低缓高昂。但是,最近总是听不到这样美的读书声了,因为孩子们课业多了,所以,读书总是没心思,感觉声音绵软无力,调子拖得长长的,很难听。
古语有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有人说,好的朗读能走进人的心田,触动人的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奠基石,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那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抹抹或清新淡雅或绚丽浓重的风景,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朗读是多么充满魅力。
这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带着孩子们多读书,用朗读感受文字,触摸文字,更好地学习语文。
每次阅读新课标的文字,都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一年一年教学的轮转,并没有带来平淡,一年一年的解读,也总能给我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