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每个中国人的力量 杨綪(博文一)
发表日期:2018/3/30 16:40:4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綪 有565位读者读过
每一个寒冷的冬季,总会对温暖有着最深切的期盼。立春伊始,被誉 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如期播出。十位年度人 物,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用卓越的成就和感人的事迹,驱散着这个漫长冬季的冷意,传递着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力量。
他“小气”,为省钱楼顶种菜;他“大方”,毕生积蓄捐教育。他,是卢永根。卢永根,87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辈子研究学术,保存了华南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他是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13年间,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鞠躬尽瘁,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他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2017年3月,他撑着孱弱病躯,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扶持农业教育事业。他无数次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祖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
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不仅需要高耸人云的枝干,也需要茂密
厚实的根系;一个拥抱未来的民族,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也要有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
我们看到,面对千度烈焰,浓密的烟雾,杨科璋为了两岁的孩童,踩空坠楼,献出年仅27岁的生命,刻下无私无畏的生命赞歌;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面对轰-6k的作战空白,刘锐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巡天掠海,为国仗剑……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正在于无论是如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还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他们所进发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渴求和信念坚守。
无疑,“感动中国”只是一扇窗口,在十六载里所诞生的上百位年度人物,也只是中华民族厚重精神的代表,更多拥有坚定信念、笃定信仰的人们,才构成了我们不朽的精神底座。刚刚过去的春节,一位边 防兵“喝牛奶”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照片里,由于天寒地冻,牛奶 已经冻成了冰块,战士只能撕开包装用嘴唇的温热去融化。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一位战士代表了无数在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人,他们 以归途迢遥的坚守,换来了其他人回家过年的从容。其实,把视野从 春节扩展到平常,无论是路边早餐摊位旁忙碌的夫妇,还是风里雨里永远在路上的快递小哥,抑或是在冷风中跺脚取暖的保安大叔,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坚守,都有荣光闪耀的时刻。正是在普通人的坚守里,蕴藏着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和力量。无数涓滴细流,最终汇成蜿蜒水道,奔向大江大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