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六年级数学第二次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8/3/26 16:10:3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芮清芳 有814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集体备课材料(二)
一、研究的专题:
“基于学生生活,打造故事课堂”研究
二、备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是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号数学的信心。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例1位学生呈现的是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安排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分数实际问题中相关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又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能够使问题化难为易。教材安排了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说准备怎样解答。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转化后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额解题过程,说出采用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让学生子交流比较中,再次感受到转化的实际价值。
五、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 复 备 |
一、复习 1、填一填 一个蛋糕,吃了 2、果园里苹果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4:3。 师:你能想到什么? 3、师总结并过渡:分数和比都能表达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式很重要!在接下来的情景中,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呢?
| |
二、新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学生自己读题。 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1)画图分析,转化成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人数有2份,女生人数有3份,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要算“男生有多少人?”就转化成了求女生的是多少,也就是21的是多少。 学生列式解答:21÷3×2=14(人) 检验:全班:21+14=35(人) 男生:35-21=14(人) 所以结果正确。 教师小结:这道题我们是把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转化成了一步计算的简单的分数乘法,这样的方法很简单,容易理解。 (2)转化成比的知识来解决的。 分析:把“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这道题就变成了:美术组有女生21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有多少人? 让学生列式解答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教师小结:这道题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了比的应用题,这样的方法也容易理解。 (3)小结:选择画图的策略,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把分数转化成比, 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练一练”。 出示教材第28页“练一练”。 以前我们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今天学习了转化的思想,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道题呢? 生1:画图解决。 生2:变成比来解决。 ……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完成练习。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汇报。 3.归纳总结: 在转化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转化?是怎样转化的? 师生共同小结:在转化的过程中,要将未知的量转化成与已知的量有关的分数或比,再利用分数乘法或是比的知识进行解题。
| |
三、巩固 1.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题。 学生看图分析,独立完成。 提示:找准单位“1”是关键。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让学生列式解答,最后指名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3题。 根据比来确定总份数是7份,人数一定是7的倍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