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三月博文一(芮文静)

发表日期:2018/3/20 10:40:1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芮文静 有559位读者读过

观感动中国有感

芮文静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谷物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当然这不仅仅只是一句话,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卢永根。

在最初我只是知道卢永根这个人,并不清楚他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在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才知道,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赠了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做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在得知他们做了如此大的贡献之后,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卢永根是躺在病床上收到感动中国的奖杯的他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在香港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香港仔”。1947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8月年轻的卢永根加入中共地下党。在他高中毕业之后,经反复研究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就这样,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香港仔成为了年轻的革命者。卢永根可以说是丁颖的传人,一生致力水稻研究,可以说是协助丁颖获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1983年,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开始了长达13年的校长生涯。上任之初,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专访时,卢永根谈到自己的党员、校长、教授这三个角色的关系,说自己谨记“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这个简单原则体现了卢永根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感。

可以说卢永根的一生对社会不仅仅是金钱的贡献,更是无形的财富。在人的一生当中,很多时候都觉得只有获得物质财富才能提高自己的价值,其实更重要的是当你有能力对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时候,不妨多追求一下精神财富,可能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可是如果大家都作出一点贡献,那么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