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与责任在“护蛋行动”中升华 杨綪
发表日期:2018/3/14 10:39:4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綪 有621位读者读过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校给所有的学生布置了为期24小时“护蛋小行动生活大真情”的特殊作业:要求学生要把这只‘蛋宝宝’当成孩子,给他们起个好听的名字,为他们精心打扮,晚上还要带着‘宝宝’一起睡觉。3月8号当天带回学校后,除了体育课等剧烈运动外,要时刻带在身边。一天之内,学生必须与它形影不离,尽心尽力 地保护好这个小小的生命,不让蛋宝宝破碎。
交待了“护蛋任务”后,学生们兴奋极了,个个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似乎等不及了。聆听着我的叮嘱:“这是你的宝宝,请用心呵护它,爱护它,爱它如同爱自己一样。”
一、传统教育,未尽人意
这个深受学生欢迎的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这颗蛋是怎么“生”出来的?
学校在“三八”妇女节前组织了“感恩”活动,让学生们听妈妈给自己将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学生们都按要求做了,感受爱了,但这远远不够。作为老师,我们要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让孩子亲自体验,不是比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传统的教育活动来得更实、更入心入肺吗?
二、身份升级,角色转换
其实一个鸡蛋就是一个生命,生命只有一次,需要我们用心呵护;鸡蛋易破,很脆弱,更需要精心爱护。鸡蛋成本低廉,每位学生都能拿到一个鸡蛋,人人都可以做“护蛋使者”。另外,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孩子是“弱者”,需要百般呵护,但在这个“护蛋”行动里,孩子却是“强者”,鸡蛋是“弱者”,该如何保护这个特殊的“弱者”呢?学生需要付出智慧和心血,这是一种角色转换。
三、全心投入、精心护蛋
保护一个生命,责任重大!孩子们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带回家,立马发挥创意,用各种方式赋予蛋宝宝灵动的情感。他们给蛋宝宝取了好听的名字,扮上了美丽的妆容,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还给蛋宝宝搭建了舒适的小床,当天晚上还带着“孩子”一起睡觉……
周四早上一进教室,个别学生托着书包,侧着身子穿梭在书桌之间。一旦遇到来往的同学,也懂得互相谦让了。除了体育课等剧烈运动外,学生们都把这只蛋宝宝当成孩子,时刻带在身边,乖乖地坐在座位上,随处晃悠的学生寥寥无几。尽管“爸妈”们对各自的蛋宝宝呵护有加,可意外还是时有发生,有的蛋宝宝很快就在粗心的“爸爸”“妈妈”手中夭折了,教室内不时传来“啊!我的蛋碎了”“哎呀,蛋宝宝流血了”这样的“哀号”,当然,更多的蛋宝宝在“爸爸”“妈妈”们细心的照料下,安然地度过了一天……当天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拿出“护蛋行动”记录表,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最后还写上对妈妈的祝福。随后,我将拍录下来的学生们护蛋过程中的特写镜头一一播放,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幸福与感动写在每个学生的脸上。最后,我为“护蛋”成功的学生颁发“最佳爸妈”奖并拍照留念,成功“护蛋”的学生们面对镜头都十分兴奋,有的学生甚至大喊道:“我做妈妈(爸爸)成功啦!”
四、用心教育、伴爱成长
看着学生们那兴奋的眼神,听着他们那滔滔不绝的陈述并由衷发出了感恩父母的心声,感受着他们那纯真质朴的心灵,此时此刻,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爱,不会爱?谁说我们的孩子娇惯自私?谁说我们的孩子懒散任性?你看,他们正在渐渐地长大,他们正在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学会观察美丽可爱的世界,感受身边的另一种生命的蜕变过程,捕捉着每一个令他们感动的瞬间,并且学会与人分享,学会承担责任,这难道不是我们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吗?从小知道感恩的人,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不倍加珍惜这个美好 的世界呢?家长们大赞:“老师的‘护蛋小行动’设计得真好!小家伙洗完澡坚持要蛋宝宝陪他睡觉,还说让熊大和他一起守护‘超超’。学校这样的活动好温馨,让小朋友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懂得珍惜生命,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和毅力,大赞!”
“护蛋”作业着实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这项特殊的作业也敲打着我的内心深处,教我学会欣赏、学会反思。孩子的心纯洁无瑕,只要我们肯多动些脑筋,多想些方法,对了他们的胃口,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死板的说教简单、生硬,孩子们如听耳旁风,内心激不起半点涟漪。
对于学生来说,跟他们大讲道理,事倍功半,而让他们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加强实践与体验,变“说教”为“内化”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说,活动是教育内化的“催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