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数学学科>>文章内容

《因数和倍数》的听课反思 钱丹丹

发表日期:2018/3/9 15:41: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钱丹丹 有794位读者读过

《因数和倍数》听课反思

今天听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课《因数和倍数》这是一节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创设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以西游记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用“谁是谁的师傅”“谁是谁的徒弟”说说西游记中的师徒关系,让学生有完整的语句理清关系,这为今天学习“哪个数和哪个数是谁的因数以及哪个是哪个数的倍数”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出示12个小正方形摆成的一个长方形,再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所摆的长方形,在交流中得到三种不同的摆法和三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了难度,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觉得教师还是收到了预设的效果。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12=12,2×6=12,3×4=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接着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地找出12的因数,接着再提问:你是用什么方式找到12的因数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写出12的因数,这一环节教师在讲解怎么写出12的因数时,非常详细严密。

让学生探讨一个数的因数特点时,教师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个数的因数特点,从而得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这节课可以说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