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语文学科>>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跟帖一(贾蕊欣)

发表日期:2018/3/8 13:23: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贾蕊欣 有610位读者读过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的写作方法,写出了作者对庐山云雾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我们上课的重点应抓住文中的比喻修辞,体会比喻的准确、生动和形象,通过朗读、想象、揣摩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陈老师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特点,抓住课文的总分总的结构,抓住每个自然的总分的构段特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交流体会,老师指导学法,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因此,对语言的品味是重点,尤其是对比喻的理解,可以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品出其中的味道。比如,可以让学生先自读做批注,在有感悟的基础上,发动学生小组讨论,再组织交流,教师同时参与学生交流,做适当的点拨。庐山云雾的第一个特点是千姿百态,本段运用了许多恰当的比喻,把云雾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展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陈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从庐山的山头到山腰、到山谷、到山峰的不同的位置的不同姿态。但是对具体的比喻形象体悟不够,让学生看过图片有所理解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把不同姿态的云雾分别比作“绒帽”“玉带”等等,让学生体会比喻的恰当准确和生动形象。其次,还要注意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读出味道,读出美感,很多东西不必言说,便会融入学生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