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7—2018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第一次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8/3/7 11:15:2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徐笑笑 有699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集体备课材料
一、研究的专题:
“基于学生生活,打造故事课堂”研究
二、备课课题:《十几减9》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和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十几减9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十几减9》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2页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小猴卖桃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十几减9 的问题,并通过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进行口算。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后面学习十几减8、7等就比较容易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能否掌握好本单元知识的关键。
五、能体现专题的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例1首先结合猴子卖桃的童话情境,提出“还剩下多少个”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3-9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和比较,引导他们体会“平十减”、“破十减”和“想加算减”不同算法的特点,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六、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 复 备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
|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 5、师:小朋友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
|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挂图,你能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