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
发表日期:2007/11/23 18:02: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87位读者读过
谈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
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陶崇发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起始课,在内容上做了如下安排:
1. 课文以“让我们制造声音”这个活动展开对声音的研究,通过“制造声音”使各种材料发出声音,目的是在活动中发现有声音发出时,物体在动。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动起来有关”这样的感性认识,为有关声音产生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
2. 在制造声音的基础上,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各种方法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也是本课的探究核心。
3. 最后安排能“看见”声音的活动,来感受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 教学思路:
1. 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是悬空,用手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同时可以看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时,振动停止,声音停止了。
2. 选择一种有弦的琴(二胡、吉它)使其发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琴弦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考虑到农村学生,自案拥有乐器较少,所以课前布置学生用橡皮筋,自制了一个小乐器,我想在这里使用还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的。
3. 在小鼓上放上几粒大米或其他颗粒,敲鼓,听到响声的同时可以看到米起在小鼓上跳动。说明鼓在振动,停止敲击,米粒停止跳动,声音消失。当然了,学生也可以用自带材料进行一些有个性的实验,教师也应鼓励。
最后,回到开始的实验中,问:“这回知道老师,手中的纸杯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了吗?
让学生动手观察、感受,得出结论。
本人能力有限,课上的不到之处,望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
材料 |
发声方法 |
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
我的假设 |
验证结果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