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数学学科>>文章内容

12月博文1(杨悦)

发表日期:2017/12/21 21:06: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悦 有604位读者读过

一波六折

——《用字母表示数2》教学反

    第一次拿到教材,读到教材中“初步体会不同的式子可以表示相同的数量,而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围绕学校“优化练习设计”主题,我试上5次,并向学校的前辈请教都未能解决此问题,试上过程中,问题不断:

1.时间把握不准

由于例4是教师半扶半放手,学生讨论时间把握不准,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不到位。例5 中强调将数字带过公式计算的书写格式,首先是教师讲解,然后让学生练习书写,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在反馈学生书写过程,又是一个比较耗时的事情。例6中,又是利用面积计算公式将数字带过公式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将字母表示的数字带过公式计算,这个显然又是教学的难点,要给学生书写时间,又要给学生反馈时间。练习中,及时练习就有两道,随后的巩固练习只能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两道题目。

2.不明教学目标

试上过程中,只是将例4 的目标定在:用字母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未能实现:“初步体会不同的式子可以表示相同的数量,而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个目标。

3.练习形势单一

试上过程中,由于本节课有两个例题是教学怎么将字母表示的数带入式子计算的,所以计算和反馈过程都显得很单一。将新授课硬是上成了练习课的形式。

经过不断的修改和磨练,最后的呈现突破了以下几点:

1.课堂呈现新授的模样

 虽然本节课中需要学生动手的题目比较多,而且有两个例题都是教学书写的格式。我在这两个环节分别设计了:1.同桌互相检查格式,同桌汇报;2.6的格式因为有了例5 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照书中的格式自行订正。这里也是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2.对准目标,放手学生

 4 的教学目标:体会不同的式子可以表示相同的数量,而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小棒的摆放过程,自己独立填表,然后小组讨论,观察表格,用一个表示一共用的小棒根数。这里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在填写表格就是一个难点,表格中是“增加的三角形个数”而不是“一个三角形的个数”,随后的小组讨论中,班级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没办法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只是组内一二个学生能够想到用字母表示一共的小棒根数。放手之后,学生的表达形式有两种,a表示增加的三角形个数:3+2aa表示一共三角形的个数:2a+1,这两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一共的小棒根数,只是字母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练习少而精

 在例5、例6教学完之后,有及时练习,巩固将字母表示的数带入公式的书写过程。三个例题学完之后,只做了一道综合练习题,正方形链接在一起,写出有n个,正方形的时候,一共用的小棒根数:3n+1;4+3(n-1);4n-(n-1);都可以表示一共的小棒根数。学生已经在学习例题之后,自己能够用不同的式子表示同一个数量关系。通过这一个题目的综合练习,得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