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数学学科>>文章内容

第六次跟帖 刘利萍

发表日期:2017/12/21 11:26:2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利萍 有572位读者读过

——听《认识周长》

一看到《认识周长》标题,心里就有些诧异:认识周长也太简单了吧,没什么亮点能让这节课出彩吧。不过,听完这节课后,还是挺有感触的:原来,简单却能如此充实。

课始,钱老师制作了动画:甲壳虫赛跑,用动画慢慢地展示了甲壳虫沿着一周边线跑一圈的情境,给予学生对周长的直观认识,同时让学生思考:“从哪儿开始?从哪儿结束?”让学生观察发现周长其实是从哪儿开始从哪儿结束的完整的一圈。动画的引入,直观而又形象,让学生对物体表面的周长有了初步认识,接着再让学生寻找物体表面的一周边线那就简单了。

钱老师对周长一课的研究很到位,将物体的周长分成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两大板块。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师生共同得出周长的概念之后,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指一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等一系列基本练习,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对知识进行内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于是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潘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尢其是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不过也有值得商榷的一点:在探究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时,老师的确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但滚、围这些思路应该说是很巧妙的,学生提了出来这些巧妙的想法,如果老师能给予充分的肯定,也许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更爱动脑筋,更爱数学这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