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后感想 刘利萍
发表日期:2017/9/21 11:15: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利萍 有541位读者读过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后感想
刘利萍
第一次教五年级数学,对所教内容不是很熟,所以在准备室压力挺大,准备了很久,认为能按照自己思考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但是发现预设永远是预设,思维的火花并没有真正碰撞出来。课堂才是最真实地发生,要向真正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还需自我钻研磨练。
1.预设和生成的落差
通过钻研教材,请教前辈,自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做了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也满怀期待的迎接开学第一节公开课。然而,我精心预设的环节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个别地方甚至都没有用上。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操作,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将活动中的数据填入表格,然后比较讨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和品称号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剪、能拼,部分优生也能直接发现图形变化前后面积和边的关系,但是部分观察不出来的学生也不知道根据表格数据比较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连表格都没有填写,只是一直在那儿拼来拼去。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我的预设合理吗?怎样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利用预设中给予的素材?只有我自己真正思考清楚了这些问题,以后的课堂才不会让预设成为摆设,而是让预设的课堂真正散发思维的魅力,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2.应变能力尤为重要
课堂是变化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更是发散的、无法想象的,这就很考验我们的课堂应变能力了。缺乏应变能力的老师是无法驾驭课堂的,更无法扩展学生的思维。在这节课中,一方面,对学生的预设不到位,导致学生没能跟着我的想法思考,我的内心是紧张犹豫的,不知道我此时是应该提醒学生我的要求还是应该忽略学生没有考虑到的表格比较。考虑到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平行四边形和平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所以决定还是提醒学生比较表格中转化前后数字的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的课堂出现了失误时,教师应该有重新掌控课堂的能力。这次教学,由于个人失误,在练习“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过程中,竟然出现了底没有对齐这样大的错误,当有人提出来时我应该怎么办呢?当时我是紧张的,自己本能的想要将图形改过来,但是发现不太好操作,尝试了但不到位,幸好学生能理解。但我不能就这样过了呀,于是在比较完后,自己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提醒学生注意细心,同时也提出“底不相等、高相等,面积也是不相等“的情况。这样的改变,我想既培养了学生细心的习惯,也为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树立了榜样,更是让“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一知识点得到了深入巩固。应变,要的就是及时的改变,真正做到让课堂更灵动。
3.用心才能不犯错
准备时自我感觉挺不错,自认为对课件过了这么多遍,不会有问题。可错误还是客观存在了,只能说明自己还不够细心。一名教师,在课堂中出现失误,那是相当严重的。课后,自己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后悔不已。教师,是课堂中给予学生学习方向的人,如果连老师都会出错,那学生自然也容易如此复制,学生的知识也得不到很好的掌握,长此下去,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是绝对不允许在课堂中犯错的,这也是我通过这节课深深体会到的一点。有了教训,我会铭记,做到每次课前多检查,多花时间准备,用心用每节课都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