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12月博文2(岳冬芹)

发表日期:2017/12/21 11:00:1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岳冬芹 有586位读者读过

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1、例2,第91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 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玩具小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室,形成表象

1、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你认真观察过我们的教室了吗?从你的座位上往教室的前面看,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请小朋友们回过头来,朝教室的后面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个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例1中的两张照片

老师这里拍了两张照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另一张照片是在哪儿拍的?

想要观察教室的后面,你要站在教室的哪里?那观察教室的前面你要站在教室的哪里?(板书,前面,后面

小结:同样的教室,分别从前面和后面观察,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1

我们再来观察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观察学校时,我们可以从外面往里面看,也可以从里面往外面看,看到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板书:学校  外面  里面)

通过刚才的学习,无论是从前面或后面观察教室,还是从外面或里面观察学校,都是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了不同的样子。

三、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1、过渡:老师这里有一只玩具小猴,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只小猴,看到的又是什么样子呢?

2、老师给每一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猴,请组长拿出小猴摆好,小朋友们从小猴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小猴,并选出你观察到的那张小猴的照片。选好后坐正不讲话,在心里比对,你选的是几号小猴。

3、师:请小朋友回答:你是从小猴的哪一面观察?(板书:前面)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你选的是几号小猴?

分别提问从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的小朋友。

仔细观察一下,从左面观察和从右面观察到的小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交换位置,指着任意一张照片,请观察到这张照片的小朋友举手或站起来。你们这时在小猴的哪一面观察的?

4、这四个小朋友也为小猴分别拍了一张照片,你能把每人拍的照片连一连吗?

小梅和小明拍的照片你是怎样区分的?

四、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朋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瞧,这是一辆汽车,三个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

想一想,他们分别在汽车的哪一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师:接着瞧,这组小朋友又在看什么呢?(飞机模型)这幅图上,四位小朋友分别能看到右边的哪幅图呢?先和你的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2)打开书,完成第3题,连一连!

2)师巡视指点,再指名回答,作出选择。

3)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小结:从不同的位置看飞机模型,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五、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观察物体时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它。其实换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有时会发现更多美妙的东西。

3、学生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板书设计:              

      

前面      后面

     

       右面      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