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博文1
发表日期:2017/12/20 17:10: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胡楠 有600位读者读过
我的几点思考:
1、课堂上的时间与其说是老师的,不如说是属于全体学生的。作为老师的我,只能说是尽量地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每节课都能有趣一点。确保每节课都能很好地利用,不因为老师自己的原因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认真批改好作业。这个作业包括平时的测试、练习册、课堂作业等。学生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从批改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使接下来的工作有重点、有方向性、针对性,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3、小老师
题目的讲解不一定非要老师来做。比如,有时候遇到特别难的题目,我会让我班的那几个“小能人”上台来一展风采,结果,发现老师讲得不如学生讲的,大家听得都特别认真,“兵教兵”效果显著。
当小能人们到前面展示他们的才华时,我都会让下面的学生让他们称呼他们“某某老师”,让下面的孩子认真听,有问题可以向小老师提问,小老师在前面也不是单纯地讲,我让他们尽可能地学会老师的授课方式,边问边讲,当问的时候下面有孩子回答出来了,那小老师就真的是个“老师”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变个方式让小伙伴们自己理解、参透,而不是单纯地“告诉”小伙伴们“看,我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倪同学到前面当小老师,结果他太会“当老师”了,下面的孩子在他巧引之下,瞬间就明白了,台下的大手、小手举成一片,很多孩子都想回答,王同学,一个平时成绩并不太好的男生,竟然半爬起来,喊道:“倪老师,叫我……”笑之余,不禁深深为孩子们感动。
我班的小老师六年下来,已经越来越多了,这让我欣慰。
4、学习组长
到了六年级,试题越来越多,老师一个人批起来委实太难。我从三、四年级就逐渐培养一批班级小助手。订正好的练习册、试卷等等,同桌互查、再交到学习组长处检查,两关过后送上来,老师只需略微查看一下学困生的情况就差不多了。学习组长的“权利”很大,有时可以“越”过老师,比如,某个学生老是不做作业,作业“漏”题太多,错题太多,订正后错误率太多,当这个学生老师犯时,学习组长会直接和那个孩子的家长联系,所以,组员们有时候还是很“怕”学习组长的。
5、“我不会”
出现“我不会”情况的有些是班里的学困生,有些是中等生,甚至有可能是尖子生。遇到的题型不同、难易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可能遇到“我不会”的情况,尖子生们遇到“我不会”怎么办?我鼓励他们在尖子生群体中讨论交流,我班的几个尖子生就常会就数学报还是哪儿的某道难题在那讨论。有时还会拿着自己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难题来考自己的“竞争对手”。中等生、学困生们遇到“我不会”的情况会多一些,他们的共同办法也是找伙伴,我给他们规定是找同伴教,而不是去抄答案。当小伙伴们实在不会时再来找老师。班里的学困生们,我也会让那些成绩好的孩子经常出点基础的题目(题量很少,几道)让他们做,做完后,再让出题的孩子给批改一下,订正一下。批改得是否正确是双方都很在意的,所以不用太担心批错的问题。
6、定期换“竞争对手”
同学之间在一块比,这次我的目标是谁谁,测试过后再看一看超越没有,赶超一个后,再换目标。这样,有个目标对照着,让孩子学习有个动力。
7、试卷、家庭作业留言
我班订校讯通的家庭不多,所以利用校讯通和家长沟通泛围不广。我采取个别击破,个别留言的方式进行。比如,某次家庭作业问题特别多,或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等等,在作业本上留言,家长和孩子交流后在留言旁签下字,这样就进行了一次家校沟通。到了六年级,测试多了不少,一位同学经常马虎,或是成绩退步太大等等,会在试卷上个别指出来,个别分析,请家长也分析一下,想想对策。
8、“思考题”、比较灵活的题不能忽视,多让学生见识,见识多了,脑子也会眼着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