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王兰花
发表日期:2017/12/20 9:41:0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王兰花 有647位读者读过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禄口小学 王兰花
书是海洋,能自在遨游。书是朋友,能伴你左右。书是口袋,能吸收知识。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每个孩子都应该热爱读书,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经常给他们讲一些他们感兴趣小故事,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读书的好处。这样,他们会在课后主动找书来看。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抛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低年级可以选择吸引孩子的童话故事,或是由《三顾茅庐》引发学生对《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兴趣,从少儿读本开始,学生学习兴趣浓烈。优美的形象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而相应的情绪、情感活动又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及语言表述。
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上一个好朋友。一本好书会让孩子终身受用。相反,如果漫无目的的去读书,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经常给孩子推荐一些和课本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后,让学生阅读类似的童话故事,以便更好的了解童话这中体裁。
指导阅读,帮学生学会读书。学生阅读,不能只注重过程,要注重结果,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的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中会运用精读、略读、浏览。在阅读时,要把生字、生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便于考查和理解。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或者某些问题有异议,应赶快在空白处写下批注,或者发表意见,或者提出质疑。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阅读。只读不记也起不到读书的效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想增长知识,做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在读中摘抄词句,仿句练习,摘录佳句,名人名句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写读书体会。开始时孩子可能认为这是一项任务,有了这项任务,孩子们就得去翻书,去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书中的精彩情节以及精彩片段,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最富于幻想,易接受新鲜事物,渴望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根据这一特点,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读书。如在阅读开始之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些精美的书签,在上面写上读书的名言,并进行评比;等阅读到一定阶段,可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短剧表演;当阅读告一段落时,可进行“故事大王”、“小博士”等的评比,以督促学生多看书、多读书,提高阅读的兴趣。寓读书于活动之中,以活动引领阅读,激发阅读,促进阅读。
总之,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在阅读中,不管学生读书的情况如何,教师都要以肯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肯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付出的劳动,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愿意读书,乐意读书,在读书中体会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