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艺体学科>>文章内容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艺体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17/9/28 15:00:3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乐乐 有634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问题导入式”课改模式研讨活动材料(一)

__一年级___年级 ____音乐____学科                            第2

时    间:

 2017.9.28

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主 持 人:

陈乐乐

研讨主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学式”的研究

上课课题

《牧童》 

上课人:

齐飞

参与人员:

艺体组全体成员

简要过程:

         活动时间:2017928

 

         活动地点:中五楼音乐教室

 

         执教教师:齐飞

 

         参与人员:艺体组所有教师

         

         教后研讨记录:

 

赵磊老师:本周四上午听了齐飞老师的一堂课音乐课,让齐感触颇深,她上课的内容是一年级《牧童》这一课,齐老师首先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当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齐老师用得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印象。但这种欣赏都是老师有意的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用闭眼聆听美好的旋律及附有儿童气息的念白,展开学生的想象力,明白音乐表现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意境。让小朋友把想象出来的美景试着描述出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接着是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意境 。考虑到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量不多,因此齐老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跟着齐进行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一来可以纠正学生的咬字吐字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朗读歌词的同时熟悉歌词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为教唱歌曲做好铺垫。

最后是歌曲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为了能让这种韵律更好地表现出来,齐老师在歌曲的前后加入了有节奏的念白引导学生学牧童用着羊鞭,自得地呼喊着“呦啰啰啰”。在跟随这种韵律进行演唱。

   课后,我仔细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明白了教学中应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充分地信任自己,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朵朵美丽的火花。

李俊老师: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对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即兴式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编活动,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参与、体验是通向学生创作灵感的大门,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全体参与、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创新来展现音乐美。歌曲难点在学生的创编兴趣之中顺利解决了。这样的教学也适合低段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王洪磊老师:整个教学过程我是以“牧童放羊的行踪”为线索,采用快慢快不同《牧童》的音乐来贯串整个故事情节的。一开始“牧童赶着羊儿高高兴兴去山坡吃草”,用了欢快活泼捷克《牧童》,再是“羊儿在山坡吃草的各种形态”,用了优美抒情的江苏《牧童》,最后“羊儿吃饱了,高高兴兴离开山坡的情景”,又用了快《牧童》音乐。我是以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整堂课融入这个故事情节之中,把音乐与牧童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参与、体验、表演、综合、共同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来实现音乐活动,表达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我在上课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语言不精,启发性不够;2、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不够。

    陈乐乐老师:本首歌曲,在教师充满幸福感的教学氛围的熏染下,使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虽然他们是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歌曲意境的体会和情感的抒发却很到位,使我不得不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尤其在探究打击乐器“三角铁”如何能敲击出长音和短音的过程中,更是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探究的学习气氛里,踊跃的尝试不同的敲击方法,课堂场面异常火爆、热烈,几近失控。不过,幸好有老师课前准备的小粘贴作为奖励使这节课圆满地完成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这种“热烈”进行到底 ,让他们真正的成为音乐课堂上的小主人,成为一个个快乐的小天使。    

 

齐飞拼图1.jpg齐飞拼图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