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博文 黑白灰之美妙 袁曼钰
发表日期:2017/12/19 12:29:5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谈玲 有603位读者读过
黑白灰之美妙
禄口中心小学 袁曼钰
素描的五个阶段:观察与感受阶段;起稿构图阶段;基础塑型阶段;深入刻画阶段;调整画面阶段。
1、观察与感受阶段。先对写生对象进行整体感受,主体,陪衬物的位置及构成画面分析;光线的分析,画面大体黑白灰的分析,不同材质的感受;
《黑白灰之美妙》全因素静物素描解析
本课题中环境是平面的桌面,背景立面构成,主体物陶罐在画面中偏右,突出显目。主眼部分是多面球体与苹果,在画面左边让画面均衡,苹果的点缀即陪衬物的散落让画面丰富,具有节奏感,高低的错落使画面充满韵律,也是S线曲线美之所在。
大体黑白灰关系也十分有味道,背景以白灰衬底,背景立面为中灰色,桌面为浅灰色。主体陶罐是黑色,就是画面中最深的颜色,石膏球体是白色,苹果为深灰中灰点缀其中。画面黑白灰搭配错落有致,面积大小各有变化,整体画面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统一。
《黑白灰之美妙》全因素静物素描解析
2、起稿构图阶段。通过先前观察与感受之后,按大体的位置将物体归纳表现,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确定基本轮廓,大体结构,明暗交界线,投影的形状,位置,大小,简洁概括的定位构图,使画面简洁,平衡,饱满。大直线的概括应用,将物体基本特征确定在相应的位置,主体物的细节构造不能草率,抓住关键点位和主要结构线,关注画面的整体空间和个体体积感。
《黑白灰之美妙》全因素静物素描解析
3、 基础塑型阶段。在基本轮廓,主要结构准确的基础上,把每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进行深入表现,按照物体自身的结构铺设出大体黑白灰,强化暗部调子,与投影归纳在暗色调。把画面的大体黑白灰铺成吻合物体大体的感觉,明确受光与背光的过度关系,注重罐子、苹果的体积关系的建立,结构的完整,罐子口圆形控制。 关键结构的强化,投影的近实远虚,要有明确表现。《黑白灰之美妙》全因素静物素描解析
【揉擦技法的应用】
大体黑白灰效果铺设准确的基础上, 在用铅笔塑造基本形,强化投影,明暗交界线,受光部轮廓的刻画等关键点的刻画明确到位,但不要抠得太僵硬,其他部位适当放松、透气。
揉擦技巧的使用,主要是将画面色调相对统一,还可以将浮尘去掉,便于下一步深入刻画,下图介绍关键技巧——揉擦。
用软纸巾或手指头揉擦,达到上图效果。用力不要过大,轻度揉擦,注重光感,可以从亮部揉到暗部。揉的方向顺着物体结构走,偶尔带一点扫的动作,让造型有体块感,不至于让画面不堪入目,面目全非。
揉好之后画面光感适度,形体略有模糊,我们不必着急,也无需怜惜先前难得的效果,精彩会逐渐出现。动作一:在浅色物体的外轮廓处,用橡皮提擦出明确的外轮廓,让造型明朗清晰,灰色苹果的受光部不宜提擦太亮,提擦过程中适当注意造型的体块关系;动作二:在物体的背光部需要用软铅笔做加深刻画,主要是从明暗交界线,罐子口的最深处,耳子壶嘴的最深处,加深调子,明确造型关系。这样两个动作可以让画面造型明确但又柔和自然,轻松透气。
4、深入刻画阶段。以主体罐子为主,将明暗交界线进一步深入,暗部调子沉稳,逐渐过度到灰部色调进一步丰富细化。重要部件的刻画,特别是将罐子口,耳子,嘴进行结构明暗的细化,小的物件一样的遵循三面五调的特点。高光与反光的质感刻画,结合亮部橡皮提擦,硬线条补充,让主体罐子的形体细致深入,质感强烈;苹果的造型继续细化,以明暗交界线为出发点逐渐丰富灰亮部,衔接自然,注重笔触线条的组织与变化,将光感,质感适当表现,方法和罐子相似,注意三个苹果的深浅微妙变化,高光点的明确,看起来要柔和自然,不宜生硬;石膏多面球体的明暗关系明确,保持整体亮度,表面没有陶罐苹果的光亮,注重基本形体的刻画。
在深入表现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大体黑白灰关系正确的基础上,丰富物体的调子,加强细节的刻画,完善造型,但是要经常离开画面远观,看看整体效果,有没有画面零碎,空间秩序紊乱,黑白灰不明朗,主次不分明。因为深入刻画主要是从物体单个进行,整体观察必不可少。
5、调整画面阶段。离画面稍远距离进行整体观察,看看画面的黑白灰是否吻合最初对写生对象的感受,是否达到主观意愿的黑白灰的效果,不能出现黑白灰紊乱,调整画面的前后空间关系,看看虚实强弱有没有违背空间秩序;调整主与次的关系,画面上不能出现喧宾夺,主凌乱无序;物体轮廓的虚实强弱关系,加强关键点的刻画,虚化非主要结构,让轮廓有合理的虚实变化,不能刻板或者模糊不清。以画面完整,协调,主次有序,强弱得当,细致完整为宜。
完成。放松一下眼睛,看看外面风景,为自己泡一杯奶茶,和同学分享一下快乐!
【反思与总结】
《黑白灰之美妙》全因素静物素描解析
观察与感受阶段:
1、物体的相互位置,前后空间秩序,遮挡关系。
2、主体罐的大体结构,椭圆球体的身子,圆柱体的口,马蹄形的耳子。
3、画面大体黑白灰的归纳:白色衬布背景竖直面呈中灰色调,水平桌面呈亮灰色调;主体罐整体呈深色调,也是画面中调子最重的物体;石膏球体呈白色色调;苹果呈准灰色调,三个苹果可以略有一点深浅变化。
4、陶罐,苹果,石膏球体,背景布料的不同质感;
起稿构图阶段:
1、坐姿平正,握笔姿势,挥动手臂的作画,不宜用手腕转动作画;
2、定位构图要使用大直线,横平竖直的顶线底线、中轴线,直线的长短结合,捕捉轮廓的关键转折点。
3、外轮廓的基本形和关键部位的结构线同时进行,包括观察到得明暗交界线,不宜单纯表达外轮廓,注意体积关系的建立。
4、投影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明暗交界线同期表现,注意前后轻重变化,建立画面空间关系。
5、整个过程用3B铅笔做侧锋表现,线条要果敢利落,不能太单细刻板。
基础塑型阶段
1、以明暗交界线着手,加重暗部的色调,包括投影,用5B软铅笔做侧锋粗线条铺设;
2、从最深色调的罐子着手,将大体色块加深,关注背光部到受光部渐亮的细微变化;暗部与投影统一铺设深色调,不宜分开进行。
3、将画面所有物体全面铺开,注意黑白灰的大体感觉。
4、适当注意口、耳子,底座等关键部位的基本型,不能跑形,也不要刻板。
5、整体轻度揉擦,注意受光与背光的基本感受,高光点尽量保持干净。
深入刻画阶段
1、暗部或者深色调区域,要有深度,反光不宜太亮,暗部色调要沉稳透气,不宜太刻板。适合用5B或者软铅笔作侧锋线条铺设,线条粗松柔和。
2、灰部属于暗部与亮部的结合部位,要用交叉线条做层次变化,感受渐变的微妙,适合用2B铅笔细线条有力刻画,不宜用铅笔磨出渐变效果。
3、亮部及与灰部过度要衔接自然,适合用HB或者更硬得细铅笔作清晰有力的线条排列,让层次丰富,调子清晰明亮。
4、关键结构处用细铅笔做结构的明确,块面的划分,质感的体现,增强造型的力度感,大小部件都需要如此对待。
5、轮廓的轻重虚实的刻画,投影的前实后虚的刻画,相互遮挡的轻重关系。
调整画面阶段
1、观察画面是否出现花,凌乱,黑白灰的紊乱等现象,做一些整体调整。
2、暗部是否统一沉稳,反光明暗程度适中,不刻板,不泛白。灰部层次丰富有序,线条明朗清晰,亮部层次适度,不多不寡。
3、轮廓的轻重虚实变化,有节奏与韵律,使物体立体感强烈。
4、画面空间关系要有近实远虚的体现,纵深感强烈。
5、物体相互之间,与环境之间的协调。
一幅静物素描包含着很多方面的知识,全因素素描的练习,不仅提高我们的造型能力,表现技巧,观察能力,还有美学,构图,画面构成等诸多方面的能力,用心去做,勤学苦练,养成思考与探究的习惯,一切都那么简单,那么美妙,期待着同学们能拥有自己快乐的生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