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语文跟帖(八)(刘春燕)

发表日期:2017/12/19 11:19:2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冬香 有494位读者读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课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应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上出浓浓的语文味。而谢老师的这节课,课堂教学能关注全体,学生参与面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谢老师用引导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温馨。另外,谢丽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能抓住本课重 点,目标达成度高。如果再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积极大 胆的举手发言,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观看了谢老师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解读数字,让学生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   
在读题、揭题之后,谢老师就给学生出示了第一自然段的几组数字。让他们在鲜红、醒目的数字中感受《国榷》完成的不易,感悟谈迁的孜孜

 不倦、呕心沥血。让学生明白《国榷》就是谈迁的全部,就是谈迁的生命!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数字中获得了阅读感官,得到了阅读感悟。在此基础上,谢老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领到接近生活的感受中,让他们在形象、直观的感悟中解读文本。

   二、扣词导读,感悟形象 
紧扣“厄运”、“打不垮”、“信念”这课题关键词,前后联系,以本为本,在多样的阅读中(如浏览,用心去读、朗读、引读、范读等)感悟了谈过这一人物形象。如致命的打击(第2节)引读,在对话中在深入地解读的基础上,螺旋式地引导学生读文本,人物形象凸现出来。第四节,引读是匠心预设的结果。谢老师整堂课始终围绕“厄运”展开,始终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妙的构思,但一堂真实而简单的语文课正是我们所要借鉴和学习的。 

三、适度拓展,链接生活。 
朗读体会作者的看法,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作为结尾。这是拓展思维、发挥想象的一环节,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加以评论,亦可利用课前搜集战胜挫折的故事或名言警句增强其结尾的说服力。 
谢老师不但对教材挖掘的细致,整个教学主线都非常清晰,稳而不乱,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朗读实践和个性感悟。学生通过读相关的句子,在静静的思考中产生独特的感悟,而谢老师很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引导鼓励学生再次读书,升华感情,读出韵味,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谓是一唱三叹。谢老师既敢于放开学生思维的方向盘,又总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感悟进行收束,且次次的落脚点都准确地落在了教学重点上。就这样,顺理成章,文章最后以自然段的学习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收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