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跟帖(八)赛课活动体会 王梅
发表日期:2017/12/18 20:51:1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王梅 有642位读者读过
青年教师赛课,每一位老师都经过多次的磨课,将最好的一课呈现出来。简单说说我的体会:
一、研究课标,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根据课程标准及具体学情,从教材中淘出最值得教的“学科知识”,凭借专业精神把它情景化、活动化,这样就把学科知识转化成了“学科教学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最后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知识”。 教学目标大体上有两个层次:必须教的,可以和可能教的。必须教的就是确定性的内容,它有三个含义:一是统一,二是明确,三是规范。尽管语文课程理解是多元的,但是核心任务和目标不能变,那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的基点、原点。
二、耐心等待,让课堂能够让学生生长
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了“等待时间”这个概念,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段。我们在教学时往往学生答不出我们想要的答案,心里就比较急,没有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没有耐心地去等待他们的回答,自己就将答案说出来。“独立思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许我们的教学时间很少,总是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但是既然问题抛出来就要起到作用,关键时刻要去停一停,等一等,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著名特技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等一等,能创造生命的喜悦。”耐心等待,让课堂能够让学生生长。
三、追求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曾表明,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适当的评价,尤其是带鼓励性的评价语更能激励人的上进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起着引导、牵引课堂的作用。老师具体而且有方向的评价,不仅会使学生受到鼓励,也让其他孩子理解了如何去读。课堂评价不是一味地去表扬学生,也不是模糊的“你读得真好”,教师评价语要真诚自然,是真正的发自肺腑的表扬才能触动学生。评价语需要创新,需要指明学生改进的方向,使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回答得好,哪里不好,朝哪个方向改进。这样的评价语才是有效地,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