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语文学科>>文章内容

语文跟帖(七)《雾凇》一课体会 王梅

发表日期:2017/12/18 20:22:0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王梅 有810位读者读过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详细的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雾凇的形成,并且激发了对大自然、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遗憾没有听到学校老师上这一课,在网上看到一个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学习的案例还不错,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2、多媒体出示雾凇图片。

1、齐读课题。

2、读词语

巩固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对雾凇的兴趣。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自读13自然段,感受雾凇的奇美。

学习策略:同学们朗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词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作批注。

展示交流:

1、课文中作者把吉林雾凇称为是怎么样的景象?

 (板书:奇观)

2、怎样的景象可以被称为是“奇观”呢?

3、吉林松花江畔的雾凇,“奇”在哪里?

师板书并指导读好三个词语

4、指导朗读13自然段,读出雾凇的美。

 任务二:了解雾凇的形成。

学习策略:自由默读二自然段,找出雾凇形成过程的语句,并且在有感受的地方做批注。

1、(板书: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课件文字显红并相机板书)

 5、相机出示课件图片、文字出示,让学生感受这个过程。

教师小结:俗话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看雾凇最佳的时候是在清晨。清晨的松花江畔,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视频图片欣赏)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描写雾凇的词句,并写感受。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描写雾凇的词句,并写感受。

1、学生答:奇观

2、指名回答:少有的  罕见的   不多见的   奇特的  壮观的

3、学生从文中找关键词: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学生交流雾凇奇美的感受:

4、从“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琼枝玉树等词体会到了雾凇的美。

5、从“缀满枝头、千姿百态”体会到了霜花之多。

6、从“情不自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到了人们对雾凇的赞美。

 学生交流展示:

1、什么叫雾凇?雾凇形成需要那两个条件?学生回答。

2、江面上有饱和水汽的句子,什么是饱和的水汽?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雾气)水温4摄氏度,不会结冰

3、交流遇冷凝结的过程

气温下降、雾气随风飘荡 蒸腾的雾气  、慢慢的、 轻轻的 、一层又一层、  最初  、逐渐 最后, 这些词体会雾凇的形成。雾凇形成是缓慢、逐渐、循序渐进的过程。

4、交流作者具体、生动、逼真的描写雾凇的形成。

6、欣赏雾凇。

   在案例中老师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老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作用。学生们自主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