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博文:寻找最美的教育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发表日期:2017/12/18 16:31:2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杨茹 有539位读者读过
寻找最美的教育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禄口小学 杨茹
我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同样给自己以强有力的启示,让我对“教育”这个词,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要想将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教育好,并不是靠威严就能将他们征服的,更多的还是“尊重”。
1、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 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学生能够得到老师的尊重就会自尊,自信。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懂得使用文明用语,例如对待学生的行为也要说“谢谢,对不起”等,这样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尊重,自己也会不由自主的学习老师的文明行为,时间长了,就能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2、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想要自己的学生有自信,必须要接受学生的性格。每个班级都会有性格迥异的学生,也会有行为特殊的学生,这时候我们做教师的要用正面的态度去看学生,接纳学生的全部,给予学生多一点爱,学生就会自信。有了自信,他们再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到集体的荣誉,也就不会再出现破坏班级形象的事情发生了。
3、 从小养成阅读好习惯。 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根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所以从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的责任。记得自己曾经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因为吸毒被抓,专家们曾经尝试了很多的方法都不能让女孩安静地坐上一小会儿,后来专家不再教她写字认字,而是天天领她去图书馆,进了图书馆,专家自己去找书看,就让小女孩自己随便看书。一开始小女孩总想离开,专家就说你也看书吧,只要你看完了,我就给你买一个冰激凌吃。慢慢地女孩开始找书看了,一年以后,小女孩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懂事有礼貌,在学校也认真听课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关键还在于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广泛阅读。在读书这件事上,不能功利,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机会。
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好,不要急于采取什么政策去应对,教育的尺度要温和,要善于动脑筋,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
最大的平等是信任。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父母交心。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时候,趁机换条件,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会带给我们无可限量的成长空间。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