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9月博文

发表日期:2017/9/13 15:19:1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雅晴 有604位读者读过

美妙的音乐在回荡—在多次聆听中记忆音乐旋律案例,小学音乐论文。

论文关键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歌曲由七个乐句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平稳的节奏与略带跳动的音调,表现了夏雨下个不停第二乐段节奏较宽,是主人翁情感的抒发后两小节节奏紧缩,曲调迂回,点明了歌曲的主题意境

 


二、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新型师生关系、体现新的评价方式。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导入时用《小雨沙沙》的音乐创造一种有关雨的氛围,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做到整体把握。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多次聆听来达到学生能演唱的目的,对美妙的音乐有所记忆,利用沙锤伴奏来让学生探索乐器的特点,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了,并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创作表演中,各组组内交流合作,努力探究创造小学音乐论文,各组互评,学生自评,从而完善了评价机制,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便实现了新课标规定的音乐课程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雨的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雨的形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并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养成细心倾听音乐的习惯。


3、让学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能力。


4、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孩子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表现《踩雨》。


2、难点:歌曲中相似旋律及切分节奏、附点八分音符的表现。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乐器(沙锤)、钢琴。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音源创设情境 听唱式、表演式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营造课堂气氛)


2、导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到地上都不见 (以谜语激发学生兴趣)3、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意图:铃声响了,师走向讲台,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激起学生兴趣)用上你们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动要求)把你们的观察告诉我。(学生更加精神集中,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师说出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学生感觉出乎意料,骄傲地说出了谜底,接着音乐响了,雷声轰轰﹑风声呼呼﹑雨声哗哗﹑师随着音乐的速度与节奏与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学生出其不意﹑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动作划一的舞动。学生被震撼了﹑惊呆了,数秒钟后,掌声雷动,跺脚声咚咚,全班都开始了。师问了几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室内顿时气愤热烈,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交流,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发表论文。热烈讨论后,师归纳大家的意见,播放轻快的歌曲《踩雨》。


4、歌曲《踩雨》教学:


①聆听歌曲《踩雨》观看下雨情景图小学音乐论文,说感受:(情境创设,自然引入雨天


的情境,有趣而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消除顾忌打开心扉说出真心话说出真感觉。


②快乐旋律三分钟训练,引导学生用各种雨的声音来训练力度记号的表现。


1=D 2/4


pf


3 45 5 5 - ︱3 4 5 5 5 - ︱


小雨 沙沙  沙 大雨 哗哗哗


fp


5 65 4 3 4 5︱34 3 2 1-‖


大雨 大雨 哗哗 哗 小雨  沙沙  沙


设计意图:音乐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这既是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眼中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凝聚。简单的练声使每个学生都很平等的参与着,简单的基础上同学们想出了不简单的方法,比如合作表演,比如为旋律配伴奏等等。学生的精彩表演师都用歌曲的各种节奏作为奖励送出。为下一环节的演唱做好铺垫。


③聆听感受歌曲:


·旋律(节奏)训练引出歌曲(多次聆听为演唱做好铺垫)


·师送歌声给学生


设计意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觉得也不会再难为情不好意思等。


· 多次聆听(轻声模唱)感受歌曲描绘的情绪(培养学生细听轻唱的习惯)


· 感受哪一句歌词最能表现出我们在雨天里踩着小雨时的乐趣


· 给歌曲伴奏 (让师生一起探索乐器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法各式各样,在单独表演时都比较容易,但在合作表演时错误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在把自己创意展示时,其他学生应做忠实的观众或听众,可在接下来的合作表演中得心应手。


·“踩呀踩呀……”让学生们站起来一起有节奏的做一做脚上的动作。


(合作 探究)


④演唱歌曲: (让孩子们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相似旋律处对比演唱


·歌曲处理找困难全班帮助解决 (互帮互助养成良好学习氛围)


·借助乐器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⑤创作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表演,表现出音乐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创作活动留给了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探究的空间,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机会,体验


了与他人合作的愉悦。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的个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音乐论文,逐步获得创造、表演、感受、评价等艺术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⑦结束:师呼喊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踩雨


教学反思:


再好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用,长时间没有变化与改进,学生都会对之慢慢失去兴趣。“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应是我们教师的不断追求。如果我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自然会保持音乐课堂的恒久魅力。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创造了简单﹑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导入环节中教师用肯定的语句激中了学生的精神,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歌声送给学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最后环节学生的创作表演体现了课标的合作性。从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的学习方式给我们音乐课堂带来的是学生兴趣的高涨,是教师有效的教学,老师们放开手让孩子们发挥课堂的分分秒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