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博文一(蒋丹梅)
发表日期:2017/12/11 15:29:5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蒋丹梅 有629位读者读过
如何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
通过与不少信息技术老师交流,同行们普遍认为:在自己的学校里,信息技术学科是最让其它学科老师“羡慕”的。因为信息技术没有考试压力,上课时只要打开计算机让学生玩就可以,上课轻松,还特受学生欢迎。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广泛了解,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小学里的信息技术课程也随之开设,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发现信息技术课似乎不再那么好上了。虽然学生依然喜欢信息技术课,但信息技术老师似乎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了。于是,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
1、上课前,学生讨论道:不知道老师这节课给我们多长时间来上网。
2、上课中,老师要用教学系统进行广播教学时,学生们总是“等一下、等一下”地说。
3、如果老师不给上网,就听下面喊开了:老师,快开网吧!老师,太无聊了,让我们上网吧。不上网好没意思啊!
4、在讲课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拿着鼠标动来动去,一些学生在键盘上敲来敲去,通过电子教室连环举手,引来其他学生的一片哄笑声,甚至有一些学生通过拔掉网线等途径不让老师控制他的电脑。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矛盾的现象呢?原来他们所谓的喜欢信息技术课,只是喜欢玩电脑,而苦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分析其原因,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师自身开始检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说明我们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和教师的自身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有关。此外,在我的亲身经历以及和同行的交流中发现,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进行学校各种设备的维护、各种专用教室的管理及重大教学活动时的摄像、录象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干的是一个打杂的活,工作的琐碎及繁重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
2、从学生进行分析。我所教的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小学里的课程显得轻松而且科目少,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但是绝大部分学校都只是让学生打打字、玩玩游戏,学生形成了这门课堂“独特”的上课模式。并且在他们进入中学疲于应付各门主课时学生从内心就不再重视这门课了。
3、从学校、家长和社会进行分析。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只有狠抓主课学校才能出成绩。在上课的时候,有的主课老师会中途来机房要人,而更多的是上课之前就把人叫去了。我碰到好多次有的班级就来了一半的人上课,其他的都被老师叫去了,我都不知道我这个课到底该上还是让他们自己玩。如果上,没来的同学下次让他操作他会说不会;如果不上,学生纪律太差,真是左右为难。再加上家长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的淡漠和不了解,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就显得更加尴尬。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喜欢信息技术课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机习惯。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给学生立规矩、定规则,慢慢转变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抛掉小学时的上课模式,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必须等完成任务之后再做。
二、加强备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依赖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还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还要备学生。教师至少要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什么,现在正在流行什么,学生更希望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得到什么。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
四、硬件教学设施的课堂支撑的基础 教学仪器中,要数最重要的是计算机设备,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可以操作使用计算机。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有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之外,还需具备计算机硬件的整修、维护能力;确保每一台机子能正常使用是我上课之前的准备;此外,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购买计算机,偶尔课堂上会出现个别电脑硬件上的小问题,这时,我就会结合发生的情况,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硬件故障排除及维修的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形象,又能更好的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这一学科。 总之,要让学生始终处于新颖的学习环境之中,在教学中确定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信息技术中体验到无比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变成他们内心的“自我需要”,逐步改变他们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的科目的这一观念,这样学生也就会认真听课,从而真正喜欢老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