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语文学科>>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七)——因材施教 因段施教

发表日期:2017/12/8 14:07:3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毕长虹 有628位读者读过

语文教研(七)

——因材施教 因段施教

时间:2017.11.30

执教:陈惠老师执教年级《雾凇》

      蒋惠萍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握年段教学特点,是落实年段教学任何的关键,也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达到真正有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说到研究学生,一要研究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使我们的教学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二要研究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悉心观察,关注学生活动,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编写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营造适合学生“内在条件”的“外部环境”, 并能在实施导学案时根据不同的课堂情境进行调整,使之导学案设计能多样化,达到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有效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进入最佳状态。也就是我们遵循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有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学习的方法,学会合作,能积极交流展示,获得成功的体验。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把书读好,是一种收获;写会生字,是收获;积累词语,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等,是收获;通过读书,感受到乐趣,这种情感体验是收获;能自信展示,体验成功,也是收获。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集体备课\语文教研7\照片\IMG_74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