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博文(1)刘远方
发表日期:2017/11/30 9:43:5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远方 有584位读者读过
故事,让童年五彩斑斓
禄口小学 刘远方
每个幸福的孩子都是在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回想起我的童年,因为有故事的存在,童年是那样充实与美好。晚上睡觉前,总是会缠着爸妈给我讲《356夜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那些经典的故事,都是在小时候听来的。放假了,我一个人在家,幸好当时有一台收音机,鞠萍姐姐讲故事从早放到晚,让我觉得没那么孤单。上了学以后,喜欢阅读《故事大王》,每月一本发刊日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再大一些,开始阅读《故事会》,从中看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或是人间百态,当时我的小脑袋瓜里总是在想,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细细想来,我的童年充满了故事,因为故事,我爱上了阅读,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想,我校故事农场的初衷也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因为有故事的浸润,而拥有一个童真、童趣、童心的童年。那么,在故事农场的陪伴下,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故事启蒙,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
故事,最初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因此,故事原本是用于记载古时发生的事情,人们通过口口相传将实际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活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河想象进行了一些改编。因此,传统的故事中都包含历史、人文、常识等内容。孩子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故事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到一些学校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故事的滋润,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
二.故事引导,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
故事或许离奇、或许平淡、或许真实、或许虚幻,无论是怎样的故事,人设都非常的清晰,这是一个故事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中,用孩子的话来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清清楚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一眼便明。故事中往往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孩子能够在阅读故事的愉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建构起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故事所能教会孩子的道理,远比说教有用的多。
三.故事滋润,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常有家长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其实很简单,把孩子放在书店,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家长又说了:“那怎么行,他净爱看漫画小人书之类的,不爱看正经书,让他自己选那还得了。”相信这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先让他觉得原来书也是这么有趣的东西。漫画看多了也想换换口味,在这种慢慢探寻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找到自己喜欢类型的书,也会对更多类型的书感兴趣。
而故事,就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文学,很多人喜欢看《西游记》《三国演义》不就是小时候听说书听的嘛。大量故事的滋润,能够让孩子对文字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对文字有了感觉,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也会逐渐迸发出来。
四.故事熏陶,成为一个心中有故事的人
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书写故事。在故事农场特色文化的熏陶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多读书、多积累,成为一个心中有故事的人。如此,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减少生硬的教育方式,尽可能多地采用以故事育人的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和课堂中,得到熏陶,从而也逐渐成为一个心中有故事的人。
童年中,被故事围绕着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让自己纯色的童年变得五彩斑斓。希望在“故事农场”中长大的孩子,语言更加敏感、表达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邃、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