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11月博文(1)(刘春燕)

发表日期:2017/11/29 22:11:4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春燕 有489位读者读过

《莫高窟》教学设计

刘春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假想游览,并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体会到敦煌艺术的神奇,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由“窟”字引入,初识莫高窟。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字,你们认识吗?(出示:窟) 2、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3、解意。会读会写还不行,你知道“窟”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带来了一些洞的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 

小结:其实照片中的洞穴只是一小部分,在那里有大大小小492个洞穴,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洞穴里有什么?(出示图片) 

5、看了这些精美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6、你们知道这些洞穴是什么地方的吗? 

7、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我国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完成板书。 8、老师介绍莫高窟的知识。(出示) 9、读题质疑: 

A、那关于莫高窟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名称来历、位置、有什么)板书 B、要解决问题就要把书读好。打开课文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和工具书把句子读通顺,把字读正确。 

二、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 

1、师:这里有一些“拦路虎”,你能认出它吗?指导认读。 2、文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你们能读出它们吗? A、出示文中的四字词语。 B、指名读。 C、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现在把这些词语放回文中,你能读好吗?边读边思考我们提出来的问题。 2、现在我们来看同学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答案。 3、了解“莫高窟”的位置。 A、出示第一段。 

B、从这段话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莫高窟”的信息。 相机理解:断崖绝壁 

师:那时没有任何起重工具,没有任何搬运器械,全是古代劳动人民一块一块搬运上去的,一锤一凿地雕刻出来的。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对古代的劳动人民应该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C、有感情地读第一段。 

师:学到这里,现在“地理位置”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刚才我们说了: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还有补充的吗? D、指导书写“煌” 四、三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莫高窟的位置,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小标题标注在书的旁边。 1、彩塑。(汇报板书)2、出示彩塑 

3、你能从书中找出具体描写彩塑的句子吗? A、指名读。 B、齐读。 壁画 

A、出示壁画图。 

B、这是什么样的壁画?(指名读) 

C、读了这样的壁画,你想到了什么样的词语?(宏伟瑰丽) D、知道“宏伟瑰丽”是什么意思吗?  

藏经洞 

A、藏经洞里有什么? 

B、是啊!藏经洞里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大量文物) 师:学到这里,你没看这个问题解决了吗?那你现在能看看板书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吗? 

(指名叙说,看着板书) 师小结:像这样抓住课文主要自然段,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就能很容易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五、复习巩固。 

师过渡: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课文也一定相当了解了,老师这有一份关于“莫高窟”的文物档案资料,不知大家能不能帮老师填好。 1、出示文物档案。 2、学生按要求完成。 

六、配乐朗读全文,积累内化。 

师:(点击音乐)是啊,莫高窟作为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现在让我们带着对莫高窟的向往,在这精美绝伦的音声声中,再次走进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