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正多边形 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7/11/28 11:20:2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雅晴 有612位读者读过
LOGO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诞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LOGO在希腊文中有“文字”、“符号”和“思索”的意思。帕伯特发明的LOGO就是希望孩子不要机械地记忆事实,强调创造性的探索。但我们发现当前学生学习LOGO虽然大多也能掌握这些知识,但这些知识是老师给灌进出的,而不是自己探索、自己悟出来的,因此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本节课就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探”中“悟”、“悟”中“探”,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既可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以前仅学会了LOGO的基本命令。这节课命令形式从单一命令到复合命令,命令功能从一步操作到多步操作,学生的认识过程也从形象过度到抽象,学生对LOGO语言有更多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本节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这个过程,“悟”出重复命令REPEAT的用。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悟”出重复命令的重复次数和重复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多边形的边数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采用“三模小组化”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任务驱动、发现学习、探求知识、深入领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探”中“悟”,“悟”中探,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