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博文 《建设“趣味成长屋” 打造特色班集体》胡元元
发表日期:2017/11/21 15:50:1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胡元元 有674位读者读过
建设“趣味成长屋” 打造特色班集体
禄口中心小学二(7)班 班主任:胡元元
“趣味成长屋”是我班的特色名称。在我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有趣味”的班级,班级同学活泼可爱、团结友善、勤奋好学,文明守纪,温馨和谐,有着极强凝聚力。通过一学期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现在二(7)形成了一个“有趣味”的班级,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成了一个“有趣味”的学生。班级也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书香班级”、“先进班级”。
一、趣味营造氛围,感受爱的温暖
班级是一个整体,应该要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班级目标,就是每个同学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每个学生都应把它视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实现班级目标的奋斗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了目标,集体才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显得更具活力。
趣味是可以影响人,在特色文化建设初期,我积极利用小物品吸引学生的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如果你有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书写进步,乐于助人,爱护花草树木等良好表现就可以得到一朵太阳花,集齐十朵可以到老师这里兑换奖品,起初奖品是一些可爱的文具,孩子们很喜欢。为了孩子们能有好的表现,有良好的习惯,后来我增加一些创意奖品,比如和老师合照一张,老师亲笔寄语明信片,老师做的手工艺品等,创意奖品让孩子们趣味性浓浓,不仅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收获快乐,感受爱!越来越多的孩子朝着做更好的自己的方向去努力,班级里满满的正能量。
生活需要一些趣味,我经常在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中增加趣味性,每一天的大课间活动,除了基本的做操和跳绳以外,每天我就组织同学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城门城门几丈高,老鹰捉小鸡,花样跳短绳,踩石过桥等,同学生活动积极性高,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习中,我也经常加入趣味性,语文课上我积极让孩子融入课文,多以情境导入,或者故事导入的方式,课后适当做一些延伸性活动,比如表演故事,辩论会等,同学们在这样的交流中,互相的联结增强,爱的氛围浓厚。
二、布置教室环境,趣味遍布角落。
班级是同学们的第二家园,他们每天学习、生活在班级,这里的每一处布置都应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带领全班同学精心打造我们二(7)班趣味的小屋。在教室四周张贴一些名人故事、名言字画,建设充满生机的植物角,安排几名学生担任班级小园丁,照顾这些花草,这些同学定期给这些植物浇水,定期将它们搬到走廊上晒太阳;在植物角旁放置一个精致的小鱼缸,在小鱼缸中养上几条可爱的小鱼,安排几名同学做饲养员,专门照管这些可爱小精灵;班级图书角中存放着同学们喜爱的图书和同学自己创作的《二(7)班的孩子们》系列故事集;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开辟一块专栏,请美术老师绘画上班级的班徽,写上班级口号。在教师前面的展示板上粘贴孩子们在班级社团课上的画作。后期在班级管理中我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班级公约,班级实行加减分制……现在走进二(7)班教室,整洁的环境,浓浓的书香,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
同学们生活在和谐、充满趣味的班级体,班级的变化又给他们带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茉莉花开了,君子兰又长新芽了,天冷了绿萝枯萎了、小金鱼几天没吃食了……这些都成了同学故事创作的源泉,都成了他们每天乐此不疲的交流话题,课间同学们更多的是围在图书角、植物角旁,静静地观察,小声的交流讨论,孩子们的矛盾少了,理解多了,争吵少了,宽容多了。
三、趣味评价,做更好的自己。
为了营造浓浓的故事氛围,更好的鼓励学生,我班还开展“趣味故事”激励的评价方式,就是将每周评选的表现优秀的同学作为同学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成为同学们故事创作中的文人翁。这种充满趣味表扬激励的评价方式,让这些同学体验被关注的喜悦,感受明星般的快乐。我们利用每周班会课,让同学们回忆一周以来小组内表现最好的同学,经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推选出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对于被推选的同学,我们除了在黑板报上红榜表扬,还让小组同学在下一周着重对他进行观察,为他撰写故事。我们将一些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每天的晨会时间在班级宣讲,同时,每周推荐几个故事到校广播站,让这些故事在全校广播站广播。
现在,通过打造“趣味”特色班级,我班真正成了一个有趣味的班级,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也成了有故事的学生,46名学生是二(7)班故事集的主人公,他们在趣味中成长,也在趣味中收获了美丽的风景,收获了童年的快乐,也懂得了爱和成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