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语文学科>>文章内容

跟帖五——《黄鹤楼送别 》

发表日期:2017/11/20 14:24:5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文英 有608位读者读过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把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中,通过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诗文共赏,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古诗的情感。听完朱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反思:

1:抓关键词,体会文意。

朱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依依惜别”知道李白与孟浩然不想触动这份感情后,然后点拨学生以明白李与孟不触动依依惜别的感情,不想让好友悲伤。朱老师再配乐指名多位同学朗读以及齐读。朱老师指点学生围绕李白的话中多次出现的“您”字,“夫子”、“兄长”、“老师”等词体会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再从“不知我们何时才能见面, 就请您满饮此杯吧”等词句品味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深眷恋之情,边做动作边朗读。朱老师还巧妙地点拨,老师以指导理解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让学生自己明白孟浩然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埋心底,反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宽慰李白。从而进一步理解文意。

2:以读促悟,诗文共赏。

朱老师全课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文的深意(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2)引读第四自然段,想象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孟浩然远去的场面,体会依恋之情。最后采用配乐朗读法,配上动作边读边悟,营造氛围,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引领学生在对文字品味、赏析、感悟和运用中与诗人心灵的对话,体悟诗人的情感。从而达到诗文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