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牵着蜗牛去散步 谢婧

发表日期:2017/11/16 8:58:5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谢婧 有629位读者读过

牵着蜗牛去散步

【案例背景】

 

世界因爱而精彩,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教师的观念需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刚毕业的我,担任了三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课堂教学还那么生涩的我,当然在班级管理上也遇到了各种应接不暇的头疼事儿。

 

【事例过程】

 

一、蜗牛来了

2014学年度,也是我教学工作的第一年,就发现班上有个孩子对学习十分吃力,他总是落后别人很多,似乎对学习丝毫也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好动,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而他总是一副“可怜巴巴”的神情,嘴里不停嘟囔着。每个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但是,作为班主任,我想,我是应该多关心他的。这让我想到,也许他还只是一只蜗牛,一步一步慢慢爬,总有蜕壳而出的那一天吧!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用爱去呵护,教会这只小蜗牛怎样坚持不懈的去爬吧!

尽管所有老师们苦口婆心地去教育,但仍然收效甚微。每天早上,交家庭作业,成了他最大的问题。小组长仿佛不用查就知道,又是他没交,他肯定没写! 课堂作业他也是全班最后一个交,而且还是在小组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之下……同学们甚至觉得他丢了自己小组的脸,给小组拖后腿啦!每每此时,他总是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我写了……”也许,他内心的尴尬和痛苦是怎么都表达不出来的吧。

可是,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耐心辅导。我发现,这孩子写作业慢,是因为他已经掌握的生字词太少了,甚至有些拼音都忘了,是他爬得太累了吧。得让他重获学习的自信和勇气。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他的家长,看着他妈妈那双泛着血丝的眼睛,我就知道,她一定以为我是找她来“算账”的吧。但是,我只是了解了一些他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并推荐了几本课外故事书给他,如《小猪稀里呼噜》等,我告诉他,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得有比孩子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去爱他、帮助他。这时,他的妈妈又对我流露出了感激的眼神,我笑了:蜗牛,加油!

二、蜗牛精神

于是,我开始与他达成如下协议:听写词语,以5个为基数,多对一个,奖励一颗星。为了得到奖励,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还是会下座位“借东西”,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他能把字写清楚了。我很开心,我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听写,如果你全对,奖励两颗星,怎么样?”一开始,他将信将疑,也许是停在原地太久了,还没恢复精神吧,没关系,我不停地去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们一起加油!”我常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表扬他,渐渐地,蜗牛恢复了精神,此后,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开心地跑到我身边,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订正完了!你什么时候听写?”有一次听写字词,他居然全对了。他得到了两颗星的奖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此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我是真的为他感到高兴,蜗牛爬得虽然吃力,但是它没有放弃啊!这也是他所能拥有的也将一直拥有的精神吧!

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蜗牛也有他自己的可爱之处啊!

 

【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

学习习惯不良的**,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对其感情上的交流沟通,发现成绩不好也没有采取措施记事补救、改进,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

2、措施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星星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养成良好习惯,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

3、效果分析: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

4、教育反思: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实践告诉我们,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雨点红桃千树,和风染绿李万枝”,经常赏识你的学生,必将会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让你品味到“百花争艳”的教育美景。

“欲速则不达”,多一分关爱,多一分欣赏,静静等待,一定会有一份喜悦把你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