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博文2)一路反思,一路前行 孔海燕
发表日期:2017/11/6 12:33: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孔海燕 有585位读者读过
一路反思,一路前行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所行,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让自己的教育之路留下遗憾!所以,为了不留遗憾,我们应不断反思,一路反思,一路教学,一路前进!
《争论的故事》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兄弟俩为怎么些大雁而争论,结果大雁早已飞走了。故事讲完,盛老师让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王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争论”,而且还拓展了“争论”。在争论中,学生和老师的思维火花进行了碰撞,理解了其中的内涵所在。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理念吧。
开篇初,王老师利用几组词语把学生带入到文本故事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更有利于她的教学。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好多词语本身画面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过去,我们将词语的教学功能定位为“阅读障碍的扫除”“内容理解的注脚”是小觑了词语的作用,一组词语可以搭建起一个主要内容的框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整合这些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这篇文章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借事说理,当然王老师也是通过兄弟间的对话朗读训练揭示了文章的哲理。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则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学习重点段落时,王老师让学生反复练读兄弟俩的话,谈谈争论语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更和学生一起配合,师生表演,强化了学生感受。让学生谈听了这个故事的体会,在反复读议中透彻理解同学们的感想,使大家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抓住机会,要珍惜时间,要先做起来再说。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比比皆是。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最后终成大家。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每一次听课都是一种学习,更是代表着一种进步!忙碌的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机会去磨练自己,去用心思考,才能有所提升!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的教态、简约灵动的教学风格都是我们能够在此积累到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