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二年级数学第二次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7/10/27 16:29:2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冬香 有573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集体备课材料
一、研究的专题: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等活动,体会和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画线段,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和操作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之前先教学线段的认识,是因为长度和长度单位一般都需要用相应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是建立长度和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
四、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线段是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比较低,为此,教材在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时,特别注重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说明线段的特征,促使学生获得丰富而正确的表象。
五、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学设计 | 复备 |
一、生活导入。 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老师把它们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线分成哪两类? 出示图片。指名分类。 指出:对,生活中的线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的,我们可以这样把它们分成两类。 二、操作观察 认识线段特点 1.感知线段。 请你观察一下你桌上的棉线,看看这根线是什么样的? 提问:你有办法让它变直吗?请你动手试一试。 学生操作,两手拉紧棉线。指名说:你是怎么让它变直的? 提问:小朋友真聪明!用两手把这根线拉紧,线就变直了。谁来指一指老师拉紧的这一段直的线从哪里到哪里?(指名学生指一指) 说明:对,老师两手捏紧的地方是线的两头,也叫两端。我们把拉直的线固定在黑板上,刚才两手捏紧的这两端可以看作两个点,我们就叫它端点。(说一说“端点”) 追问:拉直的这段线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你们刚才拉直的棉线的端点在哪儿?同桌两人互相指一指。 提问: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两手间的这段线,谁能完整地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吗? 指出:像这样把一根线拉紧,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时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上的新朋友——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2、继续变化棉线的方向,追问:“现在这段线能看作线段吗?” 指出:像这样,两手拉紧的线不管的方向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它们都可以看作线段。 3.认识线段。 说明: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出示一条线段)。 追问:这个图形就是什么?这条线段这两端的点表示什么? 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引导:你认识线段了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线段是什么样的?并和同桌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4.判断强化。 完成想想做做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说明理由。 5、线段还藏在我们身边。黑板面的边、课本面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都可以看成线段。 你能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作线段吗?找到了告诉你的同桌。 小结:我们刚才找出的一些物体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所以都可以看作线段。 三、操作比较 感受线段长短 谈话:出示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纸上能找到线段吗?这张纸上还隐藏着线段呢!看老师把它找出来。 演示: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对折,这里的一条折痕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操作:请你也来折一折,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段更长一些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更短一些的折痕吗 交流。 说明:小朋友真会动脑筋!通过折一折,我们发现有些线段要长一些,有些线段要短一些,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线段有长有短) 四、实践尝试 学习线段画法 1.尝试画线段。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线段是什么样的呢?(直的,有两个端点) 引导:知道了线段是怎样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 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画一条线段,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2.归纳画法。 提问:你是怎么画的?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呢?老师没有直尺怎么办? 指出:只要物体直的边就可以用来画线段,一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 教师示范沿直尺的边画线段边说明方法。 请你利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一点或短一点的线段。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数一数。 刚才我们画了线段,现在请你来数线段。 出示题,指出: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每条边都是直的,两边相接的地方就是端点,所以每条边都是一条线段。三角形有几条线段围成的? 后面几个图形你也能数数,说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提问:三角形有几条线段围成?正方形呢?五边形和六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出示正方体。正方体上能找到线段吗?你能找到几条线段? 指名数后,问:你能有顺序地数出所有的线段吗? 3、 画一画。 (1)教师在黑板点两个点,提问能连接这两点画出一条线段吗?(指名一学生板演画一画) 其余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3题: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 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连接两点能画几条线段?还能画吗? (板书: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请看第4题。这里有三个点,要求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想一想,什么叫“每两点”?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3)如果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让学生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后交流和补充。 (4)如果有5个点,每两点连一条线段,你能有顺序地连一连吗?看看连出了什么图形?赶快试试看!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提问:今天你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你能用线段象老师一样创造一幅漂亮的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