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实践 反思
发表日期:2012/12/14 12:09:1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义明 有571位读者读过
学习 实践 反思
——禄口小学青年教师汇报展示活动总结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在12月上旬开展青年教师汇报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检验半学期来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促进新教师反思、成长。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教务处在之前作了详细的安排,分别利用4、5、6三天开展此项活动。从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新教师成长的很快,课上得有模有样。现对本次活动做以下小结:
本次汇报展示,新教师态度十分端正,在两三周之前,老师们就着手准备,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进行了首轮备课,自己备好后,又请自己的师傅再次备课,设计课件,很多新教师设计好教案、课件后,又在年级组内试上,请年级组老师、自己的师傅听课,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对于本次活动,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八位行政领导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周校长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新教师的课堂。课后各位行政也分组进行了研讨活动,对新教师的课堂提出中肯的意见。
第一天开展的数学汇报活动,本次活动有三位教师进行了展示,分别是谢云、徐睿、张静。总体感觉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首先是教师准备充分。三位老师都认真做了PPT课件。特别是谢云老师,提前一节课,到多媒体教室来试课件、调整课件,在课件中还积极引用了网络资源,学生也在上课前早早地进入了教室坐好,等待上课。
其次是教师进行了认真备课。从课堂上可以看出来,三位老师都对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抓住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如谢云老师,教学内容是“8加几”,重点是应用凑十法,将其中一个加数凑成10,再与另一个数相加。教学中,谢老师正是围绕这一重点,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9加几,采用迁移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了8加几也是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显得衔接自然、思维顺畅。徐睿老师的教学内容是“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各类题型的训练,贯穿着十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十等于几等计算规律,促进学生去发现。张静老师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分数”。教师大量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可见,三位老师在备课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就三位老师的各自课堂来看,各有特色,各有长短。
谢云老师的课。主要优点有两个:1、采用游戏和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注重了教学的趣味性。2、充分注意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从9加几的复习中,帮助学生回忆了凑十法在加法中的应用,再引出了8加几的算法,可以说,对算理的教学、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训练,老师做得还是不错的。课中,教师还通过系列有序的加法题编排,让学生在计算完后,通过观察,寻找8加几的计算规律。需要改进的地方是:1、课堂组织教学还要进一步适合低年级学生,多采用表扬和激励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听讲,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当中。2、老师过于在意8加几中,将8先凑成10的思路,而忽视了加法计算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9+8,就这节课而言,是先将8凑成10,老师也是这样引导和强调,其实,学生如果先将9凑成10也是可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徐睿老师课的主要亮点也有三处:1、儿童化的语言和适当的鼓励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徐老师经常用一种策略性的语言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如发现学生坐姿不好时,老师说:“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来回答。”等等。2、训练的形式多样、题型有变化。教师采用“闯关”的形式,将与本课有关的题目进行编排,形成了六个卡,每个关卡题型都不一样,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又让课堂充满了趣味性。3、能在一年级上学期就进行学校课改模式的实验,显得难能可贵。比如:在解决10+5、5+10、15-10、15-5这个新授内容时,教师让学生用“摆一摆、数一数、想一想”等方法,先自己尝试算法,再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全班交流。课的结束,教师还引导学生静静地想一想,这一节课学会了什么等。需要改进的地方:1、对计算方法的总结提升,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上还要多加注意。不但要让学生会做,还要注意训练会说,能讲出来自己是怎么想的,通过说的训练,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2、在题目的编排还要注意层次性和操作的实用性。比如闯关的第2题,就思考层次来说,明显要深于后几关,可调整到后面的关卡中。再如闯关的最后一题,比比看谁跑得快,让几名学生同时上黑板进行实际的比赛,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张静老师的课。最大特色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2,老师让学生折纸,再将其中的1/2涂上颜色,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对于一张纸来说,1/2是什么意思。由此及彼,也能较好理解1/2这个分数所表示的物体的多少。在教学分母的变化对分数大小的影响时,张老师也是通过让学生折纸的方式,分别折出1/4、1/8。然后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同样是一张纸,同样是一份,1/4比1/8要大,原因是1/4平均分成的份数少,每份数量就会大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教师的讲话声音还不够大,而且语速偏快,注意力稍加分散的学生可能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2、对新知识的总结提升做得还不到位,比如本课,分数的意义学生可能心里知道,但老师没注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提升,要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分数,可能学生还真说不出来。分子和分母分别表示什么,老师归纳得也不够,学生理解也不够深,如果在以后的分子、分母数值比较大时,学生可能会混淆。
第二天开展的是语文学科汇报活动。在此次新教师汇报展示活动中,有6位是语文教师。从早上第一节课开始,一直听到最后一节课,困难班时间又做了热烈的讨论,整整一天,指导老师虽然苦点累点,但每每回想新教师精彩的课堂,都有种的感觉,这种活动开展的很有意义,它既展示开学半学期新教师学习、成长,又为新教师后面的成长作了很好的引领。
六节语文课,可以用“干练、熟练、老练”来形容。“干练”:新老师的课堂清清爽爽,语言简洁,过程流畅、清晰,没有重复、啰嗦;“熟练”:所有新教师对教学内容十分熟练,基本上上课时都没有拿教科书,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烂熟于胸,真正体现了新教师备课时备学生、备教材、研究学情;“老练:”所有新教师上课都十分大方,教态自然。
六节语文课,其中有四节是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节三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节五年级的教学内容。六节课有六节课的优点。宋雅文老师的课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郑静老师的课如涓涓细流,淳朴纯真,通过大量的课前准备,利用精美的ppt,帮助学生感悟冰花的美;王梅老师的课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注重朗读训练;贾蕊欣老师的课犹如一首轻快的钢琴曲,给人亲切放松、自然的感觉。课上,贾老师始终微笑着,她用甜甜的微笑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课堂是温馨的,学习是有趣的。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天生的学习者;李希老师的课活泼,充满热情,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纵观这六节课,我们既看到老师们的成长,同时也看到老师们目前存在的一些困惑,怎样上好低年级语文课,低年级语文课到底怎么上?
课后,新教师的指导老师们结合新教师的课堂开展了研讨反思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课堂的不足。
对于低年级语文课,我们要落实好三个目标,即识字、朗读、写字的教学目标。(1)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一定要与拼音结合起来,要在识字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拼音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读准声母、韵母、音节,无需直呼音节,只要求准确拼读音节,即能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纵观几节语文课,发现许多老师要求学生直呼音节,这显然与课标相违背;(2)朗读教学。朗读教学要有一定层次,要将词语读准,课文读通顺,要做到“文不读通不开讲。”朗读要求连贯、流利。如何才能将课文读通、读顺?低年级一定要扶、要帮,带着学生朗读,交给学生朗读方法,学会断句、学会处理语气,新授时,老师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写字教学。几位低年级老师的写字教学路子是正确的,但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老师示范板书,不要形成老师写一笔学生写一笔,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老师书写,注意笔顺、间架结构,形成整体认知,待学生观察、书空后再提笔,这样教学会更有效。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要想学生有正确的书写姿势,老师的姿势必须要正确,老师正确的姿势会影响学生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中高年级课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此次朱晨灿、李希两位语文老师的课上得比前一次有较大的进步,课堂有了一定的章法,教学过程都比较清晰,都能注意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但两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没能注意合作的有效性。学生合作研究什么?如何保证小组内的同学都能参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平时训练,平时教学要扎扎实实开展训练,即使教学评价老师也可以将评价的机会还给学生,这样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又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另外老师评价语言也要能激励学生学习,两位老师教学时评价语言比较单一。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老师的评价要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不错”等评价语言已经让学生产生了听觉疲劳。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听到这样的表扬,三、五年级还在用,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第三天上午开展的是常识艺体新教师展示。每一节课是齐飞老师执教的音乐课《钻山洞》,第二节课是张磊执的体育课《武术动作》,第三节课是夏盼娣老师执教的信息课《正方形和圆形》。听完三节课,总的感觉音乐课组织最好,这除了是教师个人素质因素外,也有一些其他因素。体育课在操场,室外的组织难度较大,信息技术课学生都在电脑后面,老师不能完全看到,有一定的组织难度。下面就三节课上课情况进行简单评析。
音乐课。新教师齐飞执教《钻山洞》,此课属于二年级教材内容。事先刘菲进行了指导、试教,音乐课的组织有序,教学条理清晰,由音乐欣赏导入学习内容《钻山洞》,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模唱,教师再抓住难点(一个高音、一个低音)重点提醒学生,练习唱到位。然后让学生边唱边做出“小白兔钻山洞”的手势,最后创新地把“小白兔”换成其他小动物。台上几位同学表演“钻山洞”,台下一起歌唱。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用眼神、手势示范、感染学生,个人素质较高。
体育课。新教师张磊执教《武术动作》,此课属于五年级教材内容。教师采用了典型的体育模式。先进行热身准备活动,再进行武术动作的教学,最后进行游戏活动。教学时准备活动教师边示范边提醒学生动作幅度到位,武术教学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全班分成四小组进行动作的尝试性学习。教师提供了武术动作的图示、动作要点的合作学习素材。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高,主要原因是小组长作用发挥不够,只是交流,没有全小组做动作,也没有分解动作、纠正的过程,导致后面全班做动作时,很多学生不知怎么做。错的细节(如站位、手、腿姿势)比较多,给教师一一纠正带来了很大难度。整体达标不够理想。在游戏环节前进了两次30秒的高抬腿,提升体育的训练强度。游戏活动采用示范、活动、评价三个流程进行。教师在游戏结束时评价很专业,像体育裁判。
信息技术课。新教师夏盼娣执教《正方形和圆形》,这节课是三年级教材内容,属于画图主题单元中的一课。教师先用作品的欣赏引入新课学习。在看画图作品《家》的同时,再探讨画家主要用了哪些图形来画房子的。这样自然揭示出教学内容:正方形和圆形。再让学生尝试工具画正方形、圆形,让学生对工具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但也同时出现问题:画出许多椭圆形、矩形。这时教师提醒学生借助shift来画出正方形与圆形。再让学生完成基本内容:画《家》这副图。学习这内容主要是熟悉工具的操作、画法。据我观察学生90%都完成了《家》的画画,说明学生掌握了工具的用法,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正方形的窗子小了,门小了,屋顶不边在房子上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构图的问题,不能说明学生没掌握,通过多次练习,仔细观察是能改变的。
教师在时间的把握上面有点紧,使教学的拓展环节没有展示出来。如果能压缩时间,利用自学,学生演示的方式完成基本任务,再抽出时间:今天你们画了房子,你能用所学习的正方形、圆形工具来给这个家添点家具吗?,这样学生能创新的绘画(只要有30%的人能完成就能算不错了),最后再展示优秀作品,让大家大开眼界,原来这简单的工具还有画冰箱、床、电视等,多元化,创新思维全体现出来,这也更能体现一节课的亮点。
过本次新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虽已结束,但通过本次活动使新教师进一步磨砺了教学技能,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新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才能更好地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与提高。相信在“师徒结对”师傅地引领帮助下,在新教师积极的努力下,我们的新教师才能更快地展开双翅起飞翱翔,才能在自己热爱的教学岗位上书写灿烂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