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4】砥砺磨砺见成长——禄口小学开展新入职教师语文赛课活动

发表日期:2017/6/13 14:38: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13026 有831位读者读过

砥砺磨砺见成长

                   ——禄口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赛课活动

微微拉开六月的帘幕,柔风轻轻,雨丝飘逸;轻轻拉开六月的帘幕,花香满满,海浪欢乐。612日上午我校语文赛课活动蓬勃开展。参赛老师根据学校的课改方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展示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此次赛课,大多数教师都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和谐的统一起来,并能在课堂上自然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积累、去感悟、去领会,我认为这就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用语言本身的美和哲理的美去感染学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美妙境界。

“清晰目标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有了方向,需要选取一定的内容,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有效的社会,看我们能否让目标达成。”

课堂里,我们总爱温温煦煦地叙说着,但愿这声音明亮清澈,涌溢着亲切与甜美。也许,只有我们明白我们要给孩子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才会舍得让教学的流程简洁却不简单,才能诉诸中心,层层剥开,娓娓道来。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也才能一个个专心致志兴致勃勃,在那时而低吟轻语时而遐想沉思的里,我们才能感受什么叫不蔓不枝,什么叫倾听等待,什么叫素韵风清。

在我的心目中,一节好课,好的语文课就像一棵大树,就仿佛是树的根,精选内容是枝干,有效设问是枝叶。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没有课堂的有效,有了目标才可以有方向;有了目标,才能根据教师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当根据精选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和提炼之后,才可能是一节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

教材处理多样巧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的特点,较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各位老师能够根据年段特点,找准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评一评。在此次赛课中,教师表现出的最大亮点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老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练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多数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素质上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示呢?如此细节的东西却恰恰体现了关注孩子的感受。

记得薛法根老师说过,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老师教与不教要不一样,要让学生有变化。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师,也是整个课堂的“导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所以,教师要舍得放权、放手,变教师单一的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求知。师者善“导”,激发学生兴趣,方能开启智慧之门。

教学基本功牢固扎实

本次赛课中,参赛教师展示出良好的语文教学功底和教学特色。专业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完整,板书设计直观合理。李喃喃、袁曼钰老师的循循善诱,张文英老师充满激情,芮文静、王秋媛老师语言的生动幽默,他们的板书设计的简洁巧妙,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等都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的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要去盲目的效仿。我们应该在夯实自身语文功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色去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真正让自己得到提高。  

课堂效果活泼生动

语文是有趣味的,人生百态皆语文,语文课堂更应是充满趣味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高效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次赛课,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课改效果明显。

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情达意。适时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教师在学生读书或回答完问题后,都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或给予微笑的体态动作,或给予赞许的目光……

从别致新颖的导入开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他们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

课堂教学要适度拓展,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价值。如李光前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活动,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了一个努力方向: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心灵扬帆启航。  

语文课堂应该以学生的精神建构为诉求,让孩子在与书本与作者对话的海洋里获得精神的洗礼,感受心灵的激荡。这种感受不是表面上的大张旗鼓的形式追求,不是书声琅琅的假象,而是入心的浸入灵魂的感受。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常常希望孩子掌握文本的重点,再不然就是对全部问题的透彻认识。然而,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需要的更多的是让孩子获得乐于表达的意愿。那么,某一点的深刻或许远远比全面的泛滥的草草了事来的重要。语文课堂与教学渗透的是大爱无声的润泽,期希的是耐人寻味,余音袅袅。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这是我对本次赛课的感受。语文教学要能感染学生,靠的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天长日久的浸润,积累。语文课犹如一棵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这次赛课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老师们以此为契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广博的胸怀吸纳有益的思想营养,深入思考以成己见,沉潜人生以达体验,独辟蹊径以立风范,这不正是我们最期待的吗? 读好书写好字,养成好习惯,老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灵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这就是我们所亟盼与聚焦的语文。

 

附部分青年教师跟帖研讨截图:

 

 

 

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语文学科)报道及青年教师跟帖链接:

http://www.djyw.org/group.asp?cmd=show&gid=46&pid=64509

 

附活动签到表:

C:\Users\THTF\Desktop\照片\IMG_78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