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青年教师赛课(音乐)
发表日期:2017/6/12 8:41:1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乐乐 有726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问题导入式”课改模式
研讨活动材料(二)
一、研究的专题:
__“问题导学式”的研究
二、研讨的课题:顽皮的小闹钟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聆听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
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五、能体现专题的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六、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
设计理念 |
一、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
用课前体态律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小闹钟”的兴趣,由此引发对小闹钟的思考。 |
二、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
在欣赏乐曲主题时,也加入了体态律动,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音乐节奏,情绪的变化。 |
三、激发兴趣、获求新知 |
在欣赏插部时引入自己编创的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并且都加入小乐器的演奏使学生更加积极,快速的记住了第一插部及第二插部的旋律、情绪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