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慧智组活动记录(六)

发表日期:2017/6/8 16:01:2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865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问题导入式”课改模式

研讨活动材料(二)

一、研究的专题:

    以导学案为前提的“问题导学式”的研究

二、研讨的课题:

认识几分之一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1、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2只小猴平均分2、46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是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这些桃看做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1/2”来表示。在集合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1/2。通过例题和“想一想”的教学,学生初步体会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才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

2、学情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学期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学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这学期通过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进一步丰富对分数的理解,并为接下来的认识小数以及今后抽象出来的分数概念提供支持。

 

五、能体现专题的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分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类在创造数学的同时,创造了数学所独有的思维过程。教材在学生充分集合图中要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凭以往的知识,自主探究,获得更多体验,更加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设计理念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

(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1块) 4

(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1/2)

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

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勾起回忆,感知平均分在分数中的意义,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埋下伏笔,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2。

(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1/3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班班通和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若干份,不管每份多少个都占整体的整体的几分之一。“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点上的跨越,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实现这个跨越,我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台阶,让他们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来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而抽象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有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充分的比较,讨论,加上我的概括归纳,学生能更好地感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表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不管每份是多少个,每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