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
发表日期:2012/12/10 16:43: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 有550位读者读过
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
宋雅文
标准是孩子们成长的标尺杆和方向杆,应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制定。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斯基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标准野营刀统一制定,但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生命个体。制定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几个优秀的孩子,而是要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秀。
五星少年的评比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惯例与传统,根据孩子的表现对孩子进行不同角度的肯定与鼓励。想想我们小时候总是根据课业成绩评出“三好学生”,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可以得到夸奖与赞扬,孩子们将此作为自己学期的奋斗目标,家长也将此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然而往往还是有那么些认真努力进步的孩子与这个“常规标准”擦肩而过。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动态的流动,机械简单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相较而下,我们的五星少年响应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维度多角度及时的给予孩子正强化,从而一方面能够让孩子的良好行为得到延续,另一方面也从多方面赏识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让每个孩子都有被表扬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正式因为这些不同,才让这个世界拥呈现出了不同的模样。即使是最有成效的教育,也不可能使这个人等同于那个人。
我带一年级,班里孩子的差异度很大,厉害的小朋友已经可以达到二年级的水平,可是有的小朋友却总是还像学龄前儿童般很难和我交流,生活学习都有很大的困难。学业上行为上习惯上各方面的差异让我们在本质上总是对孩子们形成最真实的优秀生与后进生概念。每每意识到这些心里上总有些许愧疚,我们学了这么多教育知识,懂得这么多的知识,但是却也常常客服不了最最真实的人性感受。学校开展五星少年评比,一年级的孩子虽然还不太明白都是哪些方面,但每每我问孩子们怎么样才能获得五星少年呢?孩子们总是会歪着脑袋认真思考后告诉我要纪律好,要懂礼貌,要爱劳动,要学习好……
每每听到这些,我想每个孩子都渴望做一个好孩子吧,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赏识与表扬,有些时候或许作为老师的我们太过林西赞美的语言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想,把孩子们的赏光点与进步都用放大,用放大镜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变化,我想我们会发现他们都在进步与成长。
我在我们班的后面听了张星星进步榜,只有孩子们有进步,无论在哪些方面表现的好,我都会发给他们我们自己的小星星,让他们贴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每集满十颗,就可以换取一枚五星少年的星星。孩子们对这种奖励很热衷,每天下课围在后面的进步榜边数自己的星星。有了这种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了许多,常常有孩子主动说“宋老师我可以扫地吗”“ 宋老师我想领早读“”宋老师我想当小老师”……孩子们比原来积极了很多,我常常会被孩子们的懂事而感动,上个星期我去听课,下午回到学校刚走进学校孩子们看见我就特别兴奋地围过来说宋老师终于回来了,原来班里有小朋友过生日带了蛋糕来吃,可是我不在,孩子们坚持说等到我回来再切等我回来一起吃。一块小小的蛋糕对于老师来说没什么,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这份心,他们能够想到这点,我很感动也很自豪。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情感的培养与精神的充沛。正是我们选择了多样化多元的评价方式,才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给予孩子们最最真挚与关爱的心,才能教会他们感恩与回报。
我们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帮助孩子在他们的心里打下真挚靓丽的底色,教会他们体悟世界的光芒与美好,我们应该把对每一个孩子的爱渗透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日出和黄昏之中。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长成自己的模样,虽然殊途,但总会同归。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同样,每个孩子有都有被赏识的权利。我相信即使是最贫瘠的土壤也可以萌发出梦想的种子,长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