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
发表日期:2012/2/21 16:42: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853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江宁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为依据,立足校本,通过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和层次的提升,确保全体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能规范、到位、高效,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二、主要措施:
1、高调、广泛宣传区教研室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理解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加强学习,深刻领悟教学常规工作与提升教学质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与教育主管部门保持一致。
2、教务处负责建立《禄口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做到目标清楚、内容具体、标准明确、责任到人。
3、抓实过程。教务处在校长室领导下,严格按管理办法,指导、督促全体教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学常规工作。
4、完善考核机制。由教务处负责,定期、多形式对教师完成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三、具体要求:
(一)备课
1、教师备课重点要放在熟悉课标、研读教材、选择教法、分析学情、指导学法等方面,并在备课材料以及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采用备课本备课的,教师必须将其中所有环节填写完整,备课内容应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主要过程。
2、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及新教科目的备课必须手写详案(集体备课年级、学科除外)。对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至少带过一次年段循环教学)且教学态度认真的教师备课,在书写内容上可适当放宽要求,写出精准、实用的简案。
3、使用集体备课的教案,应注明复备和上课时间,复备内容原则上不少于全案的1/4且用不同颜色标明。教案应与上课内容一致。
4、不同的课型都得有备课教案。规定一课时一案。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备课,必须留有课后反思(即后记)。课后反思的次数应不少于总备课数的1/2,反思的书写形式可根据不同的备课方式确定,可在相应栏目中反映,可另外附注,每篇字数不少于30字。
5、教务处定期,采取多种形式检查教师备课数量和质量,重在质量,做好检查等第的书面记录,并将其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6、间周一为固定集体备课时间,由各年级学科组长负责,学校行政领导蹲点,进行集体备课活动。语数外学科每两周1次集体备课。其它学科每学期不少于4次。
(二)上课
1、教师要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等,一经发现作为教学事故处理。
2、教师上课前做好一切准备。预备铃响后人应进课堂。不得迟到,不得中途离开教室。手机不准带进教室。在课堂上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得拖堂。
3、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严肃课堂纪律。上课要精神饱满,自觉践行新课改理念,教师要大胆尝试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中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5、学校行政人员每天不定时巡课,并留有书面记录。各班需将班级课程表置于教室门外墙壁上,便于巡课检查。
6、教务组织开展校内视导活动,深入课堂听课,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反馈,有总结。每学期4次,对薄弱学科的相关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直至改进为止。
7、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上好每一节课,自觉接受教师监督,担任学科教学的,每学期至少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一节示范课,敢于做全校教师的典范。
8、教师无故不服从学校分工或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影响,可作为教学事故处理,年终考核为不合格。
(三)课堂训练
1、学校要规定并监控课堂练习的量,确保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所有文化学科当堂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作为优质课的必须标准之一。每节新授课必须有适量时间训练,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双基训练。
2、教师要精心选择习题,举一反三。对学生的训练进行选择性讲评,做到有练必评,对发现的共性、个性问题及时讲解。
3、教务处定期、多形式进行检查。要有过程,有落实,有记录,有实效。
(四)课后作业
1、课外作业量要控制,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所有文化学科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
2、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教师要努力做到“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帮助学生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语文学科作业一篇课文2次作业,大、小作文各不少于8篇;数学作业每学期不少于80次;英语学科每学期不少于50次;其它文化学科作业每学期不少于15次。
3、教务处定期多形式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五)辅导与检测
1、学校要根据各班级学生实际,制定提优补差辅导计划,明确辅导任务,抓实辅导过程,确保辅导效果,并对辅导工作定期考核检查。要有过程,有举措,有记录,有实效。
2、任课教师在每单元结束后应及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形式可多样灵活,用好用活相关数据,分析教学得失。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举措,有记录。
3、教务处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设置教学质量预警与奖惩机制。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举措,有记录。
(六)听课与教研
1、40周岁以下的教师,由教务处安排,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校内教研课(有区骨干以上称号的,无论年龄多大,每学期必上一节)。对40周岁以上的老师进行常态课听课,由分管行政人员牵头,该年级学科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
2、本年级学科有公开课的,学科教师必须进行听课,并及时坦诚评课,评课要评教学理念,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评课活动要有过程,有记录。(校级课由中心教研组长负责,常态课由分管行政人员负责)
3、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区教学骨干层次以上的教师不少于20节,教学校长、教导主任等中层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含班会课3节),其中,一把手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含班会课5节)。(不含校外听课)
4、成立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学科核心团队,由行政人员或区带头人负责。校级教研活动中,学科团队在中心教研组安排下参与研讨交流;区级以上教师赛课,学科团队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5、学科教师每学期要写出不少于8篇的听课、评课感想或反思(每篇不少于300字)。教务处组织开展交流、评比等活动,并结集成册。
6、学校自制统一反思记录本,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每周必写一篇教学反思,学期结束前组织检查评比,两班学员学习笔记、反思、网络日志合计不少于15篇。
7、进一步抓好两班建设和青蓝结对工程。具体要求详见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8、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至少一篇教研论文或经验总结(必须为本学期所教内容,且不少于2000字)。
四、管理考核
1、成立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工作小组。
组 长:朱万成。
副组长:刘义明、张福新。
组 员:伍凤娟、陶红梅、陶应平、周承海、陶崇发、江远畅。
2、教务处全面负责组织落实本管理办法。
3、工作小组平时负责指导、督促教师按时、按质完成教学常规工作。每月定期对教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小结,结果交教务处存档,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帮助并监督改进。
4、教务处根据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内容,制定出《教师工作手册》和《教研组工作手册》,便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常规工作。
5、教务处每学期末对全体教师完成常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将各教师完成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并根据《禄口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全体教师进行绩效考核。
6、本管理办法2012年2月起实施。
禄口小学
2012.02